孩子也需要他和趙如月輪流去接送,他都想每天泡在廚房裡。
以前是沒機會,現在有錢了,很多次材料都買得起,試錯機會多,他才這麼一發不可收拾。
趙如月看向兒子,問兒子的意見。
寧時秋思索了一會兒說道:“省城吧,畢竟要進駐一些高階場所,如果能在省城站穩腳跟,在省內,不管去那個縣市推廣,省城的成功都能成為助力,尤其是走高階路線的麵包屋,自上而下去推廣,比自下而上容易得多。”
趙如月一想,是這麼個道理,當初她和寧紹明在鎮上開餐飲店,賣炒米粉的時候,不也是打著縣城飯店才有的美食的旗號麼。
確定要做之後,趙如月就開始做規劃。
首先麵包屋的樣式需要找專業的人來設計,麵包屋的外觀、色調、陳設等等是有講究的,視覺效果和包裝也是商品的一部分。
這一點做好了,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設計好之後還要申請商標,接著才去找廠家定做。
與此同時,她也要到處跑,找目標場所商場入駐的事。
第一個找的就是蘇勝楠的公司,這公司有她的一份,入駐這事也就是走個過場。
不過親姐妹也得明算賬,場地費和代售分成該給還是會給。
這邊放的麵包屋算是員工福利,種類很多,價格明面上跟外面一樣,但是每個員工都會發一張卡,充值後持卡購買,可以享受到優惠價。
以後過年過節,公司還會按照員工的表現,給員工充值不同的金額,當做過節福利。
趙如媛聽說她要弄這個麵包屋,也主動跟趙如月說,可以在她家的店放一個。
原本趙如月覺得在小龍蝦店放麵包屋不太搭,但是想到趙如媛店鋪的位置,周邊居民不少,放一個商品價格比較實惠的麵包屋在這裡,搭著些牛奶飲料之類的一起賣。
沒準就有人在上班或者上學的路上路過,順便就買了當早餐吃。
於是她也在趙如媛的兩家小龍蝦店門口各放了一個。
林麗麗也想在自己店裡放一個來著,可她的店跟麵包屋實在不搭,而且她家店的位置要麼靠近商場商圈,要麼直接就在商場商圈裡。
趙如月已經在這些地方放了麵包屋,就沒必要再在她那裡放了。
林麗麗感覺有點遺憾,自己沒能幫上忙。
但是後面她給趙如月牽線了好幾個地方,全都是趙如月覺得比較難拿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