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店裡一系列章程都是她定下的,訂貨渠道也在自己手裡,她本人又沒離開縣城,店裡想出問題都難。
店裡必須由她來解決的事情,也就只剩下一些特別難修,她兩個同學都搞不定的有問題的電子裝置。
這其實也不是什麼問題,難維修的東西,持有者自己也知道需要花的時間會比較多,這個維修日子可操作的區間就比較大,她可以抽空慢慢修。
安排好這些之後,趙如月和寧紹就多出不少時間專注於網上的生意。
在學習階段,他們拍的照片、修的圖不太好,但這些圖都是放在q.q群裡,給實地來過他們店的外地老客戶看。
老客戶真正吃過他們家的東西,也喜歡吃他們家的東西,所以哪怕圖片拍得不太好看,p得非常簡陋,也不會影響老客戶複購的熱情。
倉庫原本是按照藥材儲存的要求去建,儲存藥材的要求比儲存食物的要求要高一些。
現在倉庫還用不到,以後要用之前,按照需求改改也沒有多麻煩。
倉庫即將建好的那天,趙如月和寧紹明按照約定,去那家早就跟他們定好的,要租他們倉庫的公司,找負責人談租借倉庫後續的事情。
趙如月心知肚明,當初對方雖然也給的定金,但只是口頭說好要租。
由於那時候倉庫還沒完全建好,對方說要等倉庫建好之後,再補合同,趙如月也答應了。
現在那負責人就拿沒有簽訂正式合同來說事。
那負責人的說辭,如果是不知道情況的人,可能還會以為他是想要什麼好處,很難會想到有人從中作梗,負責人是助紂為虐,保不齊會給這個負責人送不少禮。
趙如月既然知道了,又不打算按照對方安排的劇目走,當然不會慣著他們:“看來貴公司是打算食言,不想繼續跟我們家合作了。”
那負責人聳聳肩,滿不在乎地說道:“我可沒那麼說過,只是提醒你們沒有紙質合同的事實,你們非要這麼想的話,我也沒辦法,想要繼續合作,那就爭取拿到正式的合同吧。”
至於怎麼拿,他沒說,一臉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你們應該懂得的表情。
趙如月冷笑:“我知道了,那今天我們先告辭。”
那負責人以為他們走這一遭算是瞭解了自己的態度,之前一直拖著麵包店的合作沒鬆口,這次回去後,應該比較識時務了。
他沒有注意到,趙如月只是說自己知道了,然後直接告辭。
她完全沒有給出任何承諾,連口頭上的承諾都沒有。
回去後依然遲遲不見鬆口的跡象,趙如月和寧紹明在網上出貨,動靜又不大。
畢竟趙如月跟快遞合作,這事已經是常態了,沒開網店前,她的店鋪也有打電話跟她買東西,需要她郵寄出去的客人。
她店裡還兼著代收代發快遞、代網購的業務。
一開始只跟郵政合作,後來快遞行業發展起來,她跟各個快遞都有合作,每天各家的快遞員都要來一趟。
新開的麵包網購業務混在其中,根本不顯眼。
直到趙如月和寧紹明的作圖技術練得越來越好,三個網店齊發力,線上的單子越來越多,線上買東西的收入比線下實體店的收入多出很多倍。
因為出貨量太大,縣城的店已經超負荷,需要啟用省城郊區的倉庫的時候。
那幾個覬覦他們麵包店的遠房親戚才猛然發覺,趙如月夫妻倆利用別的途徑,自己把麵包店的生意做大了。
雖然沒有開分店,更沒有做連鎖店,但趙如月家麵包店的生意,現在那體量和出貨量,已經不是他們當初不太能看得上的兩家縣城小店小打小鬧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