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本地人,不過看氣質,比較文氣,穿著也挺講究,跟那些自己也兼職做銷售的大爺大媽不太一樣。”
“那就對了,不說別的,只說人家是本地人,也許七拐八拐的有什麼厲害的親戚提醒,可能再拖下去房價又要漲,可不得抓緊時間買。
等房價漲了,存錢的速度趕不上漲價的速度,原本可以交一套房子最低首付的錢,明年就不夠了,那存錢豈不是白存了?”
黃文發和吳麗仔細一想。
“對呀!現在買下房子,要是房價真漲了,相當於我們什麼也沒幹,那些漲起來的錢就是白得的。”
夫妻倆趕緊給老家打電話籌錢,他們自己有四萬塊錢存款。
老家父母沒什麼錢,幫不上忙,親戚們借一圈下來,借到三萬,趙如月夫妻倆借了五萬。
再加上賣出好幾套房子的提成,黃文發夫妻倆揣著十幾萬,在鵬城不那麼繁華,但是讀書比較方便的小區,買了一套九十幾平的房子。
這房子因為現在真的比較偏,他們又兼職著銷售,能拿到返點,每平方的價格也不到鵬城房子的平均價格,首付剛好十幾萬。
只不過一通手續辦下來,幾乎榨空了他們夫妻倆所有的錢。
老家知道他們兩口子借錢竟然是去鵬城買房的親戚朋友,除了趙如月和寧紹明之外,都覺得他們瘋了。
大部分的觀念就是衣錦還鄉,在外面掙錢回家修房子,這樣在老家才有面子。
以前趙如月和寧紹明的想法跟其他人一樣,只是他們做生意後,眼界慢慢開啟了,觀念才慢慢改變。
要不寧紹明以前也總是惦記著,等自己掙了錢,把家裡的平房繼續往上建,建成樓房呢。
現在他已經覺得建不建起來無所謂了,以後孩子長大也不一定還回老家,估計之後他們夫妻倆老了回來,在縣城的房子和鎮上的房子來回住一段時間。
而且也爬不動樓梯,何必再往高了建?
房間夠住,自家人住得舒服就行了。
黃文發夫妻倆借錢買了房子,裝修錢暫時就沒著落了。
他們不想再厚著臉皮,跟趙如月和寧紹明借錢裝修,老家親戚那邊也借不出來錢,又不想貸款,就打算先租著便宜的房子,慢慢攢裝修錢。
黃文發跟吳麗商量過後,決定一個人繼續做著能拿一份穩定工資的工作,另一個人辭職,去拼銷售的高薪。
這樣一個人穩定有收入,另一個人就算那個月不開單也不用擔心餓到全家。
而且全職做銷售後,也能有底薪了,雖然不多,但也勉強能供他自己一個月最基本的花銷。
辭職後,他憑著在兼職的時候做出的業績,成功入職一家他對比過後,覺得待遇最好的房地産公司當銷售。
黃文發也不知道是房價漲了讓很多人有危機感,還是自己的運氣真的好了起來,時來運轉了。
全職當房産銷售之後,他一個月至少也能開三四單,很少有哪個月業績是掛零蛋不及格的。
原本他們已經做好,一家四口要在便宜出租房擠好幾年,每個月房貸、房租都要交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