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她堅持,她的家人也不會非要阻攔她,估計就是不贊成也不反對的態度。
只是她向內是肯定尋求不到幫助了,只能向外。
蘇勝楠鼓起勇氣找到趙如月:“師傅,我認真思考之後,還是想創業。”
對於蘇勝楠的這個決定,趙如月沒感到意外,蘇勝楠的父親生病,母親也是比較溫和柔弱的性格,她的家庭情況,讓她養成了堅韌且偏強勢的性格。
這個姑娘的行動力也是很強的,除非她不想做。
當初她家水龍頭壞了,她也是想到自己老闆會修,就果斷找過來學了。
趙如月和寧紹明從羊城回來後,手上的錢一部分在縣城最好的地段買了一套房子。
考慮到以後要做養老房用,他們買的是一套雙層的小別墅,付了首付後,再留下前期的裝修錢。
拆遷款就只剩下不到四十萬了,然後又借給寧時春和丁勇在縣城買鋪面。
寧時春存款少,借得多些,丁勇有家裡人支援,借的少些,兩個人都打算明年就獨立出去開店。
接替的人手他們也幫寧紹明教好了,等他們獨立出去後,接替的人就能馬上頂上他們的空出來的位置。
他們這次在縣城找鋪面,比當初趙如月和寧紹明找的時候情況好了很多。
畢竟趙如月和寧紹明在縣城也算站穩了腳跟,認識的人比以前更多,訊息來源比以前更廣,而且他們倆在縣城買了房子後,他們小區的樓盤訊息總能第一時間得到。
小區的鋪面也是讓業主優先選擇購買,寧時春買的鋪面,就在趙如月家新買的房子所在的小區。
丁勇買的鋪面,也是在他爸媽給他買的房子所在的小區。
借錢給他們買鋪面後,趙如月自己又買了兩個鋪面,剩下的錢已經不到十萬了。
但是她數了數自己買到的東西,覺得這個年代的錢可真是值錢。
對於蘇勝楠會來找自己,趙如月也沒趕到意外。
她的家庭情況,趙如月也是知道的。
只是蘇勝楠找來的時候,趙如月手上剩下的拆遷款已經不到十萬了,當然這不包括他們開店的收入。
開店的收入拿出少部分平時花銷之後,剩下的趙如月全都存起來了。
趙如月知道以後會通貨膨脹,錢越來越不值錢,可家裡也不能不留一些存款以備不時之需。
以後存得多了,她會再買房,畢竟別的投資她也不會,但手裡也必須有存款。
趙如月還算了解蘇勝楠,這個姑娘是很靠譜的,人品也不錯,有些人借了錢能賴掉就賴掉,有些人借了錢就算自己省吃儉用、吃糠咽菜也會還。
趙如月覺得蘇勝楠是後一種,所以她沒多廢話。
直接問蘇勝楠:“你大概需要多少錢?如果超過十萬的話,我手頭上沒有那麼多,不到十萬我可以借給你。”存款她是不打算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