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慧萱在趙如月縣城的店開業不久後,辦理完離職手續,就把照相館開起來了。
她按照趙如月當初給的主意,在照相館開業後,每週選兩個或者三個工作日,在附近的村鎮到處跑,上門給別人拍照,順便宣傳一下自己在縣城開的照相館。
本來紀慧萱剛做這個的時候,別人還不太相信她,後來趙如月提醒她去印一些名片,名片上印她照相館的門頭,再寫上地址、姓名、電話之類的。
這名片一印一發,就顯得紀慧萱比以前專業可靠了不少。
村鎮上,很多人只在電視、電影裡見過別人發名片,乍然有人給自己發,就感覺很新奇,也覺得這個攝影師小姑娘高大上了起來。
再一看,名片上有照相館的圖片、地址、電話什麼的,比空口白牙說自己有一家照相館可信多了。
憑著這個,她的上門拍照生意很快順利地開展了。
現在紀慧萱賺到的錢,比以前當老師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就是有時需要到處跑,更辛苦了些。
今年紀慧萱沒回老家過年,自己一個人在縣城的出租房裡過,過年正是掙錢的好時候。
紀慧萱就打算趁著過年期間,去公園之類的地方擺攤幫人拍照掙錢。
不過大年初一這天去公園的人少,怎麼也得到大年初二之後,該走的親戚都走得差不多了,小孩子和大人又都有空去玩,公園裡的人才會多起來。
趙如月知道紀慧萱一個人過年,本來還想邀請她來一起過,但紀慧萱拒絕了。
她就想著照顧一下紀慧萱的生意,請她今天來鎮上幫自己一家人拍照。
這也是早就決定好了的,每年都至少要拍一次全家福。
紀慧萱給趙如月一家人拍了全家福,又給他們拍單人照。
拍照的時候,有路過的街坊覺得過年拍張照片紀念一下也挺有意義,就跑過來問:“紀老師,現在一張照片多少錢?能不能去我家,也幫我家人拍幾張?”
紀慧萱笑道:“還跟以前一樣,不過等會兒我還要去鄭師傅家,你要是能等的話,我給鄭師傅家人拍完就去你家。”
“能能能,我回家跟家裡人說一聲,你可不能讓別人插隊啊!”那人一邊說一邊往自家的方向跑。
紀慧萱擺手道:“放心,有這麼多人作證呢,你家排第三個,不會讓別人家插隊的。”
本來紀慧萱只是想著在縣城也沒別的事,才應邀來幫忙拍照,結果一來,一個下午竟然也掙了不少。
還有人下午沒排上,跟她約好初二甚至初三再來。
初二那天,趙如月一家四口帶著年禮回她孃家吃飯,送的東西基本上跟大年三十那天送給公婆的差不多。
只不過送的時間不一樣,她孃家離得近,平時見面不少,沒有遠嫁的人那種心態,所以回來主要的目的還是跟遠嫁平時不方便回孃家的堂姐妹們聚一聚。
趙如月的小妹趙如媛也算遠嫁,今年趙如月可算見到她了。
以前一年到頭,也就他們夫妻倆送她家大女兒和大兒子來孃家這邊念書的時候,還有年前接兩個孩子回去過年,或者年初二的時候能見幾次。
要是趙如月還在打工,一年估計也就只能在年初二的時候見一次,如果兩個人之間誰那一年又不能回來的話,一年到頭都見不上一次面。
去年她小妹趙如媛家的小兒子才幾個月大,不好奔波,趙如媛就沒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