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木頭不夠,就只能先緊著麵包蛋糕店用,米粉店的桌椅板凳暫時還沒著落。
兜裡的錢都花得差不多了,只能先顧著一家店,其他就這麼先空蕩蕩地放著。
要不是鎮上的店和寧紹明去擺攤每天還有固定進賬,他們可能連一家店的裝修都顧不上。
範小蓉那邊不久後運來的那一批貨,要在縣城她原本打算用來開修理店的店面賣。
可是想正經地佈置好這間鋪面肯定是不可能了。
只能另闢蹊徑,暫時用便宜的材料來佈置。
櫃臺肯定要有一個,趙如月本來想去買角來做,後來看到別人清店,門口放著一個雙層的貨架。
她就直接跑過去問這個賣不賣,然後花了五十塊錢買回來兩個,組合在一起,比角鋼穩固很多,而且還不用另外去買臺面的板子,直接就自帶了。
只需要在外側裝上玻璃,讓客人可以看清裡面擺著的東西。
裡面這一側,本來也該做可以推拉的帶鎖玻璃門。
但是為了省錢,趙如月就只裝了拉簾,布料還是去批發市場買的瑕疵布,帶回家讓她媽幫忙縫制的簾子。
除了簾子剩下的布料還做了一個桌布,蓋在臺面上,這樣一來,就不太能看得出櫃臺是兩個雙層貨架拼成的。
只是以後開店和打烊後,需要麻煩一點,打烊後需要把櫃子裡的貨品搬進帶鎖的箱子裡,開店前也要開啟箱子重新把東西往櫃臺裡擺好。
不過這些都是暫時的。
寧紹明的麵包蛋糕店已經佈置好。
雖然剛翻修好,店裡還要晾一段時間,暫時不能馬上開業,但真的想用的話,也是能用了。
寧紹明現在是真的一點不管鎮上店裡的生意了,全部交給寧時春,他每天就專門做麵包和去夜市街擺攤。
每天麵包做好之後,少部分留在鎮上賣。
大部分在上午十點左右帶到縣城,先給四間房子開門開窗通風,然後就把麵包擺到貨架上賣。
除了第一天開始賣時,他們全家都一起去,放了一串鞭炮,還做了個前三天買一送一的活動外。
別的什麼開業儀式也沒有,就這麼開業了。
藉著拆遷的風,街對面開始陸續有工人開工,這個地方又是靠近路口,來往的車輛和行人,以前就不少,現在更多了。
他每天帶去的麵包,竟然大部分時候都能賣個精光。
當然寧紹明準備的東西量也不多,剛剛好東西賣完之後,時間大概是下午一兩點。
正好房子當天需要通風的時間也夠了,他收拾好東西,關上門就能回家。
每天周而複始,既能解決房子每天通風晾曬的問題,又能順便賣東西,也不用待在這裡太長時間聞新裝修房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