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好意思地對趙如月說:“三嬸,你去縣城能不能幫我去一趟新華書店,讓那裡的人幫我下載幾首歌?
歌名我都寫在那張紙上了,你到那邊把p3和那張紙給那裡的人就行,可以下載好了再去拿p3,不用在那邊等。”
趙如月接過包裹的時候還有點懵,車子開了一會兒,她回過神來,跟關秀閑聊:“現在下載歌曲原來是這麼下載的嗎?”
也許是她上輩子在現在這個時候,自己家孩子還小,就沒怎麼關注過現在這些十幾歲孩子喜歡的東西。
等回過神來,已經是手機已經隨處可見,不用下載歌曲,只需要下載音樂軟體,也還沒有會員,歌曲隨便聽的年代了。
不過寧丹萍寫的那些歌什麼《孤單北半球》、《丁香花》、《梔子花開》、《隱形的翅膀》、《快樂崇拜》、《兩只蝴蝶》、《老鼠愛大米》……這些,她看著也挺眼熟。
原來這些歌現在就出現了啊,她還以為是零八年奧運會前後那幾年流行的。
關秀目視前方笑著點頭:“是啊,我弟弟家的孩子跟你們家丹萍一個班,之前也鬧著他爸媽買了個p3說是可以學英語,結果英語還是隻會heo、yes、no,goodbye那幾個詞,那p3平時全用來聽那些流行歌了。”
趙如月聽了也忍不住笑說:“年輕人是這樣的。”
“那小子讓我聽過一次,他的那些歌,要麼吵得要命、要麼唱得含糊不清,嘰裡呱啦的,不知道在唱的什麼意思。
不過我聽我弟媳說,我侄子沒去新華書店下載歌,說是去下載一次要五塊錢,還只能下載十首歌,那小子說,有這錢他還不如買點好吃的。
所以他每個星期五下午放假,先雷打不動去你家吃一碗炒米粉,再買兩個杯子蛋糕和一個銅鑼燒,然後就坐車去縣城我大妹家,你家買兩個杯子蛋糕不是送一個銅鑼燒麼,他去了就跟我大妹家的兒子一人一個杯子蛋糕和一個銅鑼燒。
表兄弟倆邊吃邊玩那個什麼電腦,還會自己下載歌,說是想下載多少都行,一分錢不花。
不過我們這些大人也不懂怎麼搞,他們小孩子才知道那些,他星期六就在我大妹家住一天,星期天上午才回家。”
趙如月驚訝道:“你大妹家竟然買電腦了?現在的電腦可不便宜。”
她們縣城是真落後,她甚至還沒在縣城看到網咖,鵬城倒是有,但聽說有點亂,她以前沒去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是啊,好像一臺電腦比一臺液晶電視都貴,不過我大妹嫁得好,夫家條件不錯,孩子說要買電腦就給買了。”關秀說道這,想到自己婆家,心裡難免有些酸澀。
不過倒不是嫉妒,她買這車,她大妹也幫了忙呢,開車掙錢這主意也是她大妹給她出的。
剛開始開車,收入不太行,慢慢的也有了回頭客,還有趙如月這個固定乘客,現在她的日子也是慢慢好起來了,她感激自己妹妹還來不及。
趙如月聽著也忍不住感慨一句:“現在的貧富差距可真大。”
大城市裡可能已經高樓林立、小靈通遍地響、時髦的年輕人們也已經熟練地在網上沖浪。
他們這小縣城卻還是灰撲撲的,彷彿還在九十年代的模樣。
除開學校上微機課教室裡的電腦,整個縣家裡裝了電腦的人家也不知道有沒有一百戶?
當然也有可能她身邊接觸到的階層太低,畢竟再窮的地方也不缺有錢人。
趙如月想著想著,心裡忽然升起了一股緊迫感。
不過……她捏了捏自己揹包裡的專業教材,這一次她並不像還在鵬城時,被房東帶去工廠那樣有一種腳踩不到實地的漂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