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以黃文發那咋咋呼呼的個性,被誇了肯定不會不跟寧紹明說。
寧紹明每個月也會跟黃文發通電話,互相聊聊彼此的近況。
寧時春說自己在後廚幹得不錯,得到過誇獎這些事是真是假,以及做了什麼被誇獎,他一問就知道。
這種事黃文發不會瞞著寧紹明。
寧時春愛吃,為了一口吃的,多辛苦都不怕,其實真的很適合學廚藝。
“我們一個月先給小春開三百塊錢工資,三餐跟我們一起吃,加上你教他手藝,這樣也不算虧待他了。”
三百塊錢看起來很少,只有寧時春在鵬城工資的三分之一不到,可鎮上的工資水平就這樣,不可能因為是侄子,一上來就給很高的工資。
鎮上跟人學手藝當學徒,可沒有那麼好的待遇。
一般第一年不給工資,只包學徒的三餐,第二年給一點工資,但是也不多,就趙如月知道的那些,大概也就給一百多兩百塊錢。
寧紹明跟寧時春叔侄倆關繫好,寧時春小時候都是寧紹明帶得多,總是愛跟在寧紹明屁股後面跑。
後來她生下寧時秋,寧紹明上班不在家的時候,她有事要忙,也是寧時春幫她看孩子。
要是以後寧時春過得不好,寧紹明很難做到袖手旁觀。
與其救濟,不如讓他有獨立的能力,讓他自立起來,對她自家也有好處。
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之後如果寧時春學得好,他自己就能開一家店,不用一直給人打工了。
反正寧時春不開店,鎮上也會有別的人跟風開,這錢便宜外人,不如讓自家侄子掙。
而且老大家有個人能掙錢,以後寧紹賢夫妻倆遇到事,也不會總惦記著薅她家羊毛。
他們總是鬧出點事情來,真是不夠煩人的!
寧時春回來那麼多天,也想過要不要跟三叔說想去他店裡幫忙。
可是他又不好意思說出來,總覺得那樣會讓三叔為難,他就只在店裡忙的時候去幫一下。
他完全沒想到,三嬸竟然會主動提出來讓自己去店裡幹活。
寧時春感動得說不出話來,一個大小夥子,眼眶都紅了。
寧紹明拍拍他的肩膀:“你來幫忙那麼多次了,對店裡也熟,明天沒什麼別的事就來幹活,我明天不忙的時候教你點別的。”
他們原先想著,等趙如月去縣城採購食材,順便買個打蛋器回來。
這樣寧紹明做蛋黃醬就不用那麼辛苦。
做蛋黃醬剩下的蛋白也能利用起來,做點蛋糕或者麵包之類的,在店裡試著賣一賣。
可趙如月去縣城那天,找了好幾個地方,竟然沒找到。
這個計劃只能暫時擱置,煎蛋也繼續送著。
趙如月又回孃家,另外拜託在市裡工作的親戚,回老家的時候順便幫忙買一個捎回來。
她託人買的東西今晚就能到,明天用上之後,送煎蛋的活動就真的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