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房的時候,她不來幫忙就算了,溫居酒又不用她做什麼重活。
只需要她坐著擇菜,然後招呼一下親戚,跟親戚嗑嗑瓜子聊聊天,這都不來?
眼看著要吃晚飯了還沒見她蹤影,趙如月去找寧紹明:“你媽還沒來,要不你去看看,她是不是身體不舒服來不了?來不了的話給她端點飯去。”
寧紹明知道怎麼回事,老太太慣用的逼他妥協的方法罷了。
“不用去,她八成為昨晚的事生氣。”
趙如月無語了:“就因為這?要不答應她算了,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錢。”
寧紹明說:“不用,你這次依了她,下次呢?”
“我們就開張這一次,哪還有下次?”
“我是說別的事,你要不信就看著吧,”寧紹明放下鍋鏟,出去把兒子叫來了,“小秋,你去叫奶奶來吃飯。”
寧紹明知道自己去肯定討不到好,還是得派兒子去才能把人叫來。
寧時秋騎著腳踏車回老宅,沒多久就載著他奶奶來了。
黃秀華以為寧紹明讓小孫子來請自己去吃飯,算是對自己低頭了。
一來就開始指指點點,這個菜不行、那個桌子放得不正,反正不經過她指點做的事,總有她能找出來的毛病。
聽親戚們說寧紹明要賣炒米粉和羊湯,更是露出不贊成的表情說:“賣那個怎麼成!沒見鎮上有誰賣過,人家都不知道是什麼玩意兒,哪能賣得出去,要我說,應該學學鎮上賣得好的店,人家賣什麼,也跟著賣什麼,沒準還能掙點錢。”
明明早些時候,趙如月從縣城打包回來,也給她嘗過,當時她也覺得好吃,早就知道寧紹明夫妻倆預備賣些什麼,一直沒提過別的意見,今天就非得貶幾句。
寧紹明給趙如月使了個眼色:你看吧,我剛剛說什麼來著?
有一件事不合她心意,她就要找茬,以前還好,可能全家都聽她的,所以沒表現出來。
就顯得分家後這種情況尤其嚴重。
黃秀華趁著親戚們都在,又跟剛分家那天要求趙如月買家裡過年的東西一樣,想仗著自己是長輩,對他們開的店提點意見。
“你們賣羊湯不行,羊比豬貴那麼多,怎麼能掙錢?別到時候把打工掙的那點錢全賠進去,最好跟鎮上別的店一樣,換成豬棒骨熬的湯。”
她只知道羊湯成本更貴,豬骨湯成本便宜。
完全不管人家煮米粉店熬的豬大骨湯並不單賣,是用來煮米粉,給米粉增加底味的。
他的羊湯可以跟炒米粉一起搭配,也可以單賣,買炒米粉搭配的羊湯是贈送的,是吸引客人的手段。
送的羊湯裡面只有蔥花、香菜和湯,沒有羊雜和羊肉,單賣的有羊雜和羊肉,算單獨的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