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恰好落到地上擺好的碗裡。
趙如月手上拿著一支香,看到雞血如碗,馬上出去把大門口擺好的鞭炮點燃。
她現在點的鞭炮是去年春節剩下的,老家的規矩就是除夕第一卦鞭炮一定要用去年剩下的鞭炮。
趙如月也不知道為什麼,老人都這麼教,她就這麼做了。
她覺得教她們這些後輩的老人們,沒準也不知道為什麼非得這樣做。
因為從來沒有一個老人能說得清楚,小孩子追根問底時,老人答不出來,還會惱羞成怒地罵:“人家都這麼做,你也跟著做就是了,問那麼多幹什麼!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小孩子不許多問!”
鞭炮聲結束,硝煙味在空氣中彌漫,這是鞭炮的味道,也是新年的味道。
抹脖子、接血、熱水燙毛、拔毛、開膛破肚。
今天一次性殺了三隻雞,天井裡熱火朝天地處理著,一家人時不時互相說笑幾句,寧老大一家和寧老二一家也聊得挺開心。
彷彿分家那天吵的那一架,一點也不影響雙方的感情,雙方都說一碼歸一碼,吵歸吵、鬧歸鬧,血緣斷不了,事情解決完依然是兄弟。
實際上心裡真正的想法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寧紹明在鵬城剛進廚房那一段時間,雞處理得不少,已經練出來了,現在也處理得很快。
老大家和老二家還在處理內髒,他家的已經下鍋開始煮了。
王海燕一看自家落後了,忍不住絮絮叨叨地埋怨起寧紹賢動作慢,要趕不上第一波拜神了。
寧紹賢壓根不在乎什麼快慢,王海燕唸叨多了他煩躁,夫妻倆開始邊幹活邊你來我往地吵起來。
好在他們還知道現在是過年,稍微克制了些,沒吵得太激烈。
過年期間這種場景見多了,過年事情多,往年不是為了殺雞的事吵,也會為了別的事吵起來,其他人自顧自地做著自己的事,管都懶得管。
寧紹明處理完一隻雞又去處理另一隻,第一隻拜神之後就要放在神臺供神,要到初二那天才能拿下來吃,天氣冷,擺著也不會壞。
他現在殺的就是今晚要吃的雞。
除了雞,還有各家各自買的肉和菜。
大人們做飯的時候,小孩子也不能閑著,要幫忙擇菜、洗菜,還有裡裡外外地幫忙跑腿,擺桌子、擺碗筷、端菜。
每家幾道菜,搬到飯桌上,滿滿當當一大桌,最後一個桌子都擺不下了,找了張舊桌子來拼到旁邊才勉強放得下。
寧丹萍把最後一道湯端出來,放到桌子中間。
看著這滿滿的一桌菜,她忍不住嚥了咽口水:“今年的菜可真是豐盛,比往年兩年年夜飯的菜量都多!”
他哥寧時春端著一大鍋飯走出來,剛好聽見,也說道:“是啊,早知道分家後,過年能吃得那麼好,應該早點分家才對。”
寧紹賢走出來,剛好聽到自己兒子在說傻話,嗤笑一聲說:“你可想得美!也就今年能這樣湊一起,分家後各家年夜飯就各家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