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爸爸媽媽去鵬城後,他就住著不太開心了,總覺得這不算自己的家。
大伯孃跟人聊天時,提起分家的事,總是開玩笑說,按照規矩,家裡老宅分成的兩個小院子,一個是大伯的,一個是二伯的,還說這裡不是他家,他家現在是個空地。
雖然過後大人們又說,那些話都是開玩笑而已,可他還是覺得不高興,不高興也不能表現出來。
因為第一次聽到那些話,他表現出來不高興,被人說了小心眼,開不起玩笑。
他們好像很喜歡看到他為這個生氣的樣子,然後一群大人哈哈大笑。
所有他有時候寧願去外婆家住,在外婆家不會有人跟他說這些。
“媽媽,我們家現在還是空地嗎?”寧時秋問。
趙如月跟寧紹明對視一眼,他們從來沒在孩子面前說過這個,老人也不會亂說,那麼是誰說的,不難猜。
她正想趁著說到這個話題,問問兩個孩子對空宅基地的看法。
卻不想,寧紹明先她一步問了出來:“小秋和小夏知道家裡有一塊建房的空地啊?”
兩個孩子都點頭。
寧時夏說:“哥哥帶我去看過,大伯孃說我們家在那裡。”
寧時秋都想不到妹妹會這麼說,大伯孃說這些話不能跟爸爸媽媽說的。
不過沒阻止住她,說都說了,他也沒辦法,只好跟著說:“對,我們去看過,我覺得那塊地挺大的,比我們現在住的地方跟隔壁鑫陽哥家加起來都大。”
“當初你們爺爺奶奶申請宅基地,又特地買了宅基地旁邊一塊地,湊的那麼大面積。”趙如月大概知道公婆的想法。
他們認為自己上了年紀,以後沒能力再建一個院子給兒子,只能在兒子建房的時候,出一部分錢。
剩下的一部分,得分到這個宅基地的兒子自己想辦法。
所以就把面積搞得大點,也算是補償,即使這樣,不管誰分到這裡都算是吃虧了。
那片地方鎮上人非但不稀罕還很嫌棄,所以當年買那裡的地很便宜,增加的面積,跟建房的花費沒法比。
寧時夏本來窩在媽媽懷裡都快睡著了,又興奮起來:“媽媽,我喜歡那裡,我們家沒錢可以蓋個棚子住,等我長大掙了錢,就可以給家裡蓋房子。”
寧時秋也贊成妹妹的話:“對,像修公路的那些叔叔一樣的棚子,也可以住人,等我以後有錢,也給家裡蓋房子。”
“哥哥一個,我一個,像現在跟爺爺奶奶一起住的房子一樣,黏在一起,你們想住哪裡就住哪裡!”
趙如月摸摸女兒的腦袋,心想:自己閨女算不算是網友說的那種,沒被規訓過的女孩?她認為自己和哥哥,就跟大伯二伯和爸爸一樣,所以家裡的房子也應該一樣,一人一個,完全沒有女孩子長大後要嫁出去的意識。
她又問:“別人都有磚瓦房住,你們住棚子不覺得委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