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姐,我們這就去看小區吧。”
“嗯。”
改革開放初期,二線關之內劃分了4個區,即: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和鹽田區。
其中。
南山區的房價是後世最高的。
這次,蔡慶就是負責南山區這邊的房産中介。
反正,現在幾個區的房價差不多。
是的。
這裡己經有房産中介了。
因為,深市己經出現了商品房。
她原本是想買農村宅基地,但是簡單一問價格,在經濟特區範圍內,自己那2萬多塊錢連10平米都買不了,當然,遠一些的自然可以買到,但最終她還是放棄了。
因為。
農村宅基地買了大機率等待拆遷,到時候很容易扯皮。
她有很多選擇。
廢棄工廠的地皮也不是她現在買得起的,因此也pass。
最終。
她計劃買一套商品房。
商鋪更貴,負擔不起,商品房還能努力夠著一套。
……
驪山小區。
兩人站在小區門口,蔡慶在和保安溝通,林素娥上下打量著小區環境,幾十年後非常普通的步梯房老小區模樣,但是在現在看來十分的洋氣和高階。
蔡慶回來,出聲:“林姐,好了,咱們進去吧。”
林素娥收回視線:“好的。”
買這套房子,不出意外沒人住,但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住,而是為了二次拆遷。
這種老小區,百分百要拆遷修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