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打啥子樣式的桌子、訂做什麼樣式的鐵鍋、燒火的爐子用蜂窩煤還是煤炭……
夜不知不覺深了。
林素娥打了個哈欠,道:“我困了,後面再說。”
“好。”
第二天。
她做了番茄菌湯鍋底,燙了些蔬菜嘗味,都覺得不錯,但一致認為比不上清油麻辣鍋底。
這可不是嗎?
對於吃辣星人來說,沒有辣椒的火鍋是對火鍋的侮辱。
但是。
做生意,就是要面面俱到。
4號。
她上午去了趙振山家裡,訂做了20張桌子,款式是中間掏空的,最重要的要求,是耐高溫。
最後。
選了一批黃楊木。
這木頭不貴,她開店也不講究年份多高,最後一張桌子談下來,是20塊錢一張。
這20張桌子,就是400塊錢。
付了200塊錢定金,約定好了半個月之後取。
然後。
她去下一家。
鐵匠鋪。
鐵匠是這個年代必不可少的職業,翻新鋤頭、鐵鍬、鐮刀,或者購買這些農活工具,都需要去找鐵匠。
這個時候的鐵匠,幾乎都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一個鐵匠就可以養活一家人。
水口村沒有鐵匠鋪。
但是,隔壁爐坪村有一家,大興鎮下面村子用的鐵具,幾乎都是他那兒買的。
林素娥騎著腳踏車過去,差不多10分鐘就到了,剛開年不久,生意還不多。
她來的時候沒有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