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我不能當著將士們的面說,以免他們失了士氣。可這些話,我必須要對你講,因為你是我的兒子,我想讓你活下去。”
王玄朗眼神動了動。
王大將軍囑咐著他,“此番之事,非你所能扛起。我死之後,上策是解兵投降,歸順朝廷;中策是退回武昌,擁兵自守;下策是繼續謀反,顛覆朝廷。你投降後,把造反的罪名都推到我身上,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王玄朗眼神一動,沒想到都走到這一步了,大將軍想的竟然是投降?原來大將軍都不覺得此戰能勝?
他自嘲道:“事已至此,我即便投降,還能有活路嗎?”
王大將軍道:“當朝司徒公是你的叔父,有文若周旋,你投降後,即便被廢為庶人,他也能保你一命。”
王玄朗聽了這話,卻突然激動了幾分,“若阿父的上策是投降,那我們一開始造這反做什麼?所以你根本不是真的想篡位稱帝?因為我不是你親生兒子,所以不配由我繼承這江山嗎?”
王大將軍蹙了蹙眉,心中長嘆了口氣,若他能活的再久一些,哪怕再多給他一個月的時間,他都能打下這片江山,更進一步。
可人終究逃不過自然生死,時不我待,英雄氣短,他沒有時間了。
他深知此番起兵,依靠的是他個人威望,一旦他死了,將士們人心渙散,玄朗一個人根本壓不住,他早晚會被手下反叛害死。
而其他人又沒有王氏的顯赫聲望,無論誰上位都不能服眾,最終只會成為一盤散沙,被朝廷逐個攻破,全軍覆沒,所有人都要死無葬身之地。
與其這般,還不如提前解散將士,投降朝廷,起碼玄朗能有一條活路。
他要讓他的兒子活下去,其他人的生死,他不在乎。
王大將軍搖了搖頭,道:“玄朗,我是把你當親生兒子看待的,我的一切都會讓你繼承。可這就意味著,我的功,我的罪,你都要繼承。你還太年輕,扛不起這麼多,你本來可以成為我們王氏的佳子弟,有著光明的前途,撐起家族門戶,現在卻要跟著我做亂臣賊子,是我誤你,虧欠你甚多,所以我要最後給你指條活路。”
可王玄朗執迷不悟,不理解大將軍的舐犢之情,良苦用心,他太想證明自己了。
“大丈夫在世,即便不能像阿父這般名揚天下,也不甘心藉藉無名一輩子!”王玄朗質問道:“難道在阿父眼中,我註定資質平庸,難以成事,不堪重任嗎?”
王大將軍默然嘆息,許久後,才道:“玄朗,我只是想讓你活下去。”
王玄朗心中一動,眼中有微光閃動,“因為我是你的養子,因為我要繼承的是大將軍的衣缽,從小到大,我無論怎麼做,似乎都達不到叔伯們的期望。我一次次面對著他們的失望嘆息,大將軍是名滿天下的英豪,而我卻是個酒囊飯袋的廢物,我這輩子都註定只能淹沒在大將軍的光芒之下,我一輩子都走不出你的陰影。”
王大將軍搖搖頭,彌留之際,對他流露出難得的溫情。
“誰沒有年少輕狂的時候?阿父年輕時也貪歡好色,這不是什麼毛病,你還年輕,就應該多經歷。你不需要證明什麼,你是我的兒子,這已經足夠了。”
“不夠,遠遠不夠,別人提起來,我只是大將軍的養子,沒人記得我的名字,我想留下自己的名字。”王玄朗眼眶微紅,一字一句道:“在我看來,阿父的下策,才是上策。”
繼續謀反,顛覆朝廷。
王大將軍默然,許久後,他深深嘆了口氣,心知已無法讓這固執想證明自己的孩子迴心轉意了。
他最後縱容了他一次,為他做下最後一道部署謀劃。
“既然如此,那你記住,我死之後,不可發喪,若三軍得知我已死,將士們便不肯為你賣命出戰。你繼續以我之名,調兵攻打金陵,待奪取京師後再行為我發喪。”
王玄朗閉了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