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春點點頭,王肅畢竟是大將軍堂弟,又是皇帝的表兄,由他去做中間人說和,最合適不過,即便勸說不成,也不用擔心大將軍會害他性命。
她便開口建議道:“大將軍雖兇狠不法,但王公是忠於社稷的,並無作亂之心。何況陛下南下創業之初,是靠琅琊王氏的輔佐,才有了今日造化,如今王肅又深為陛下所仰仗器重,若陛下聽信奸佞的挑撥,將琅琊王氏的子弟族誅,那是不是連王肅父子也要一起誅殺?”
此言暗合了蕭湛心事,只是朝堂上對王氏不滿之聲甚囂塵上,他便暫時沉默不應。
喚春見他有所松動,便繼續勸說道:“王肅正冒險前往武昌勸說大將軍,若此時枉加刀刃於王氏子弟之身,不是寒了忠臣良將們的心嗎?此誠危急存亡之際,不是朝堂內鬥之時,陛下應盡可能地拉攏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團結群臣,一致對外。”
蕭湛深以為然,她此言豈止是為王氏求情,也是在為大將軍麾下那些幕僚求情。即便不論她與周氏的舅甥之情,周泰守石頭城多年,忠心耿耿,其長子周必行在大將軍麾下效力,若因此事被牽連身死,那的確是寒了忠臣的心。
他感嘆道:“你說的不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謀反是大將軍野心膨脹,與他人無尤,即便問責也該止責於大將軍一身。如今朝堂六成以上官員都多少與王氏有牽連,若要全部追責下去,滿朝文武都要人心惶惶,那就更沒人願意為國盡忠了。”
喚春點點頭,“正是這個道理,危難之際,更該施以仁政,安撫人心。”
蕭湛苦笑了一下,拉著她的手將人摟到懷裡,重重吻了吻她。
歸根結底,他還是沒有孤注一擲,玉石俱焚的勇氣。
他可以豁出去自己的命,但是他希望喚春和孩子能好好活下去。
此戰勝負難料,若真將琅琊王氏子弟盡數誅殺,日後他贏了倒還好,若是他輸了,大將軍攻入金陵後,喚春和孩子一個都活不了,都要給王氏陪葬。
留下王氏一族,就算他兵敗身死,起碼他們母子還能有條活路。
他太喜歡她了,只想把最好的給她,也一定要讓她好好活下去。
翌日,蕭湛便在太極殿見了王公。
王公脫帽叩首流涕請罪,皇帝親自扶他起身,下旨赦免在京的琅琊王氏子弟。與他共訴昔年一道南下,創業江東的往事,二人一時都感慨不已,君臣就此冰釋前嫌,共參大事。
建元二年夏五月,皇帝廣設軍號——
以司徒王詡為大都督、假節,領揚州刺史,總領征討諸軍。
以徐州刺史傅熙為衛將軍,都督從駕諸軍事。
以右將軍周泰負責守衛石頭城。
以丹陽尹徐伯允為護軍將軍,假節、都督朱雀橋南諸軍事。
以侍中劉溫領左衛將軍,吏部尚書蔡雍行中軍將軍。
又徵豫州刺史、兗州刺史、臨淮太守、廣陵太守等邊軍鎮將率部還衛京師。
安排部署完京師的兵力防衛後,皇帝又下詔稱王逞志騁兇醜,危及社稷,其帳下幕僚多有受其矇蔽者,被迫作亂。今日之事,罪止王逞一人,其手下將士只要願意及時回頭,皆不予追究,絕不濫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