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守寡後他他他都愛她> 第72章 太子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2章 太子妃 (2 / 5)

越棠搖頭,“我見他做什麼?我見他的夫人、他的老母親就行了。”

夫人之間的會晤要簡單得多,絕不會像朝堂上那樣針鋒相對,何況她確實招人喜歡,都不必裝樣,也能在兩位夫人心中留下好印象。諫官再強硬,也敵不過發妻的枕頭風、慈母的規勸叮嚀吧!

太子心悅誠服,走過去攬住她說:“中宮空懸,後宮也沒有位高的妃嬪,往後太子妃少不了要與命婦們周旋。孤與太子妃攜手同心,必能披荊斬棘,協助父皇守好這江山。”

太子原還擔心,她是安於逸樂的性情,硬生生將她拖進這東宮裡,摻和進詭譎的朝局,是否會令她生厭。好在沒有,起碼目前看來,他的太子妃很好地適應了這個新職位,面對一點點小挫折,心態依舊樂觀積極。

兩人一番商議,都覺心胸開闊不少,朝會時小小的風波就算是過去了,煩人事撂開手,轉而專心享受起太子最後一日休沐的清閑時光。

翌日沒有朝會,太子一早陪太子妃回門,在周家吃了頓熱熱鬧鬧的歸寧宴。

回到東宮處理政務,一應皆如常,只是如今宮裡多了個人,夜裡回到後院,迎接他的再也不是空空蕩蕩的大殿了,有個人在期待著他回家,時刻都有了掛念。彷彿平白長出了一根線,一端纏在心頭,令一端永遠牽在她手中。

捱到黃昏時分,案上的文書便有些看不進去了,時不時瞥一眼天色。邊上的長史明察秋毫,大膽進言:“剩下的文書,臣替殿下整理好,擇要緊的送到麗正殿去吧。”

然而天不遂人願,太子歸心似箭,詹事卻匆匆趕來,攔住了他的去路。

詹事一臉“大事不妙”的表情,帶來的訊息果然驚人,適才一封鐘壽山的急報入京,言及昨夜裡,建陵前的神道邊上,一根望柱無端倒塌了。

建陵是當今天子的陵寢,如今地宮裡沒有別人,只有先皇後楊氏。

詹事憂心忡忡道:“先皇後是殿下的生母,殿下剛剛成婚,先皇後陵前的望柱就塌了,勢必會有人以此做文章。星隕落入太液池的風波還未平息,只怕明日朝會,諫官又會重提太子妃之事,殿下要早做準備。”

果不其然,第二日朝會上,諫官藉由神道望柱的倒塌老調重彈,當著太子的面,言辭甚至更加犀利,懇請皇帝審度太子妃的人選。

“神道望柱何其雄偉,何其敦固,此番卻無端倒塌,我朝百年以降,歷代君王陵寢都未有過這等荒唐事,可見先皇後聞得太子的婚事不得安寢,還請陛下三思啊。”

不必太子親自應戰,自然有東宮一派的臣子先跳出來反對,望柱坍塌,首當其沖該做的應當是仔細探查緣由,究竟是當年建造時工程有疏漏,還是近日有人蓄意破壞,若是這些都排除了,再來追究到底是不是神魂通靈之說也不遲。

“更何況,就算關乎天象徵兆,也該由太史局下論斷,專精之人做專精之事,王大人別著急給太子妃扣帽子。”

然而諫官不為所動,堅持己見,而神道望柱倒塌確實是個駭人的異像,一通吵嚷,附和諫官的朝臣又多了兩人。

最後仍沒有結果,皇帝準許了嚴查建陵修建及可疑人員的提議,面對諫官的慷慨激昂,則掖著兩手沉吟許久,方慢吞吞地表示再議,然後便揮手宣佈散朝。

諫官十分不忿,立在原地連聲喊陛下,當然沒能喚住皇帝的腳步,對太子妃的評價不免更難聽。這下不光東宮近臣,連旁人都聽不下去了,“王大人,就事論事便可,不必對一介弱質女流如此出言不遜吧!”

太子回到東宮,卻見越棠在崇德殿裡等他,屏退眾人同她坐下,一時不知道該從哪兒開口。

還是越棠主動問:“今日朝會,諫官又罵我了?”

太子無奈點頭,“孤險些沒忍住,若不是父皇使眼色,孤只想問問他究竟是何居心。”邊說邊覷她的神色,好在她一應如常,似乎並沒有往心裡去。

越棠明白,諫官針對的是太子妃,並非她本人,因這個生氣不值當。只是總被人盯著也煩惱,她是不必親耳領略,可朝堂上還有阿兄、有爹爹昔日的門生,總讓他們聽人指摘自己這位周家女心中必然不痛快,連帶家中爹爹與阿孃也跟著憂心。

走夫人路線是長遠之計,眼下等不及了,得想個速成的法子暫且堵住諫官的嘴。苦苦思索了一番,忽然問:“先皇後會不會真對我這個兒媳不滿意?”

太子一顆心沉了沉,他一向自信的太子妃居然懷疑起了自己,可見理智上再豁達,情感上仍免不了小小的受傷。這可不行,太子堅定地說不會,然後牽起她走到明間,攬她在儲君的寶座裡坐下。

“你別鬧。”姿勢不太對,越棠扭身要走,然而輕松被他捉了回來,一手環上她後背,一手扣住她的後腦勺,往她下巴上親了一口。

越棠被他弄亂了心思,笑著捶打他,“每次都這樣,說正經事,你想什麼呢。”

“你在不高興。”他眼眸黑沉盯著她,手上用力將她帶向自己,嚴絲合縫地貼上去,“先讓太子妃高興了,再論其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