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孫玉梅想起趙淩風那對糟心爹孃,問道:“你之前說不跟你爹孃一塊兒住,那新房子就只住你和葉哥兒兩個?”
趙淩風道:“我問問我爺奶看他們要去住不,原本計劃讓我弟妹一塊兒過來的,不過他們覺得跟我娘住也挺好,就不來了。”
“人少也好,清淨。”趙淩風道。
“話不是這麼說,”孫玉梅道:“你要念書,葉哥兒要上山打獵,你們忙起來誰給你們做飯?”
“有人跟你們住,好歹忙的時候能吃口熱飯。”
孫玉梅倒也沒指望趙淩風能每天做飯,他人都不能天天在家,頓頓做飯就太為難人了。
至於柳葉,自家哥兒他更瞭解,柳葉做別的還行,廚藝實在算不上好,也就是能煮熟,味道是不能指望的。
更何況柳葉打獵的本事不能丟,一年有好幾個月都待在山上。孫玉梅也不希望自家哥兒丟了吃飯的本事,困在家裡天天給趙淩風做飯。
這倒是,趙淩風現在也不是每天做飯,都是不忙了在家裡做頓好的,平常還是趙錢氏做飯多。
趙淩風話接的快,“那我們就回來蹭飯,伯母你不會拒絕吧?”
“就你臉皮厚,”孫玉梅嫌棄道。
趙淩風絲毫不在意,“臉皮厚,吃個夠。”
不過轉而就正經的說起了自己的想法,“若實在忙,我就花錢請個人來做飯,不忙就自己動手。伯母放心,肯定不會餓著葉哥兒的。”
孫玉梅也沒再多提此事,“你能安排好就成。”
快吃飯時,趙老漢和趙錢氏到了,說了算的好日子,一個在八月,還有一個在十月。
趙淩風肯定是想選近的,柳家這邊覺得八月太急了,怕有人說難聽的。畢竟汪悅才進門沒多久,立馬就將哥兒嫁出去,可能會引起沒必要的閑話。
現在不止要考慮柳葉,還得考慮汪悅,兩邊商量下,最後定在了十月十五日。
鄉下人成親不像富貴人家,沒那麼多禮節。條件好點的能扯紅布做喜服或做個紅蓋頭;條件差的,借一塊紅蓋頭就成了,若娶的是哥兒,紅蓋頭都不用,直接在腰間系一根紅帶子就夠了。
趙淩風自然不想他和柳葉的婚事這麼簡單,喜服必須有,哥兒不興坐叫轎子,趙淩風就琢磨著去買匹馬,成親當天接親用。
趙淩風說做就做,他去縣城找自己的臨時先生,交功課的同時再打聽下買馬的事。
買馬這種事找當官的比找商人有用的多,有現成的資源,趙淩風本著羊毛不薅白不薅,也沒客氣。
當然,除了功課外他也不是空手去的,帶了不少吃食,以及幾塊肥皂。
肥皂是因為上次宴客時殺的豬多,攢下了豬油,趙淩風就決定做來試試。
畢竟肥皂才是標配的穿越三件套之一,不弄出來多可惜。
滿山的野花再往裡一加,就只有香味了,味道好聞模樣也好看,送禮絕對拿得出手。
臨時先生姓宋,名鴻卓,趙淩風喚他宋先生。
宋鴻卓看到肥皂後想起了陳統領離開之前說的話,趙淩風是個很有價值的危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