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到京都可是要給貴人們吃的,要是貴人不滿,他們全村人可能都沒命。
不過也沒人說放棄,差一步就把銅板給捏在手裡了,誰捨得不拿。
洪山村上下齊心,趙淩風還請了柳葉和趙川去洪山村幫他看著,倒一直很順利。
唯一不好的就是竹盒子數量跟不上,畢竟洪山村那邊是全村人齊動手,冬天又不能下地幹活,一天能做出來的軟糖數量是很可觀的。
竹盒這邊,從上次那一千個後趙淩風也沒讓停,中間這些時日是攢了點,但量遠遠不夠。
就在趙淩風琢磨著是在村裡找人編還是想別的法子,就有人主動找上了門。
不是東石村也不是洪山村的人,而是洪山村隔壁花坪村的人,帶了些竹盒子上門,想問問趙淩風還要人編盒子不。
來人也沒隱瞞,說是有親戚在洪山村,知道洪山村在給他做糖,最近裝糖的竹盒子不夠用,他編竹子的手藝還不錯,這才生了心思主動尋上門的。
“趙童生,你放心,我沒偷看他們做糖的法子,我家那親戚連灶房都沒讓我進,說了他們村有規矩不能透露給外人,誰來都不成。”
許是怕趙淩風誤會,來人自個兒就先將事情交待清楚了。
洪山村的規矩趙淩風是知道的,全村人都怕洩露了做糖的法子會惹他不高興,後續不請他們做糖了,自然是嚴防死守。
趙淩風雖然不強求,但對這樣的態度很滿意。
“你叫什麼名字?”來人年紀並不大,看著也就三十出頭的樣子,說話條理清晰,雖然長相憨厚,實則卻頗為聰明。
“我叫汪來喜。”
趙淩風讓他稍等片刻,從屋裡拿出張自己畫的竹盒樣式遞給汪來喜,“你看看,這上頭的盒子你能不能做,如果覺得能行的話,可以把這圖帶回去試試,到時帶著圖和盒子來找我,這樣的盒子做出來八銅板一個。”
一聽八銅板一個,汪來喜頓時就雙眼發亮,先誇了畫兒好看,接著才仔細伸手比劃大小,半響臉上才露出喜意,“趙童生,我想試試看。”
“我瞧這上頭的畫兒一半能用竹子編,一半得用刀刻,”他們做手上活的,不管是哪樣活,最擅長的就是按客人要求把東西給做好。
就算沒念過書也沒學過畫,但照著比劃也能弄個七八成像。
“可以,”趙淩風道:“我最多隻能給你五天時間,你不管能不能做成都可以來同我說聲。”
“成,趙童生你放心,五天後我肯定來!”
汪來喜也沒耽誤,同趙淩風說好便小心翼翼揣好圖紙走了。
只是他在趙家一進一出都讓東石村的人瞧見了,他們現在對外村人敏感的很,還有同是花坪村的人認出了汪來喜,知道他會竹編手藝,大致也猜到了汪來喜找趙淩風的目的。
眼看著又要被人搶走賺錢的活計了,東石村的人急了,一窩蜂的跑去找村長。
有人請村長幫忙說說好話,“村長,咱們都是一個村子的,誰愛嚼舌根誰不愛你還不清楚嗎,我敢指天發誓我從沒說過一句趙童生的不是,還有那葉哥兒,他一個小哥兒我說他做什麼,你就幫我們求求情,多了不說,我們和那花坪村的人比手藝,誰手藝好趙童生把活兒給做都成。”
好些人跟著附和,他們也不求多的,就希望趙童生再給他們一次機會,讓他們憑本事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