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短則三五個月,長則一年半載。
自八年前皇三子趙曦薨,就漸漸的有了勸諫的聲音。
經過八年的發展,這道聲音已經成了政治正確。
如今,一場賀壽可以爭取一年半載的輕鬆時間,可是非常難得。
當然,賀壽沖喜得來的輕鬆時間,有如蓄洪之勢,一旦不能成功解決,那勸諫的聲音就有如洩洪,一發而不可收拾。
屆時,估摸著宰輔大相公富弼都會下場死諫。
趙禎準賀壽的事情,讓文武百官很是驚詫。
不過,幾位內閣大學士倒是面色如常,儼然是早有準備。
秒廟堂之上都是人精,稍一緩和,就都清楚了皇帝的意思。
不少人望向頂頭的黨魁,相互對視一眼,算是答應了不再上奏立嗣奏表的事情。
“敕禮部總領其務,工、戶二部協理,共襄聖壽盛典。集百僚賀表於南郊,敬祀蒼天,伏惟蒼天垂憫,俾皇嗣有繼,國祚永延。”
未免有些人裝傻上奏,趙禎乾脆直白的說了出來。
集百官賀表,祭祀蒼天,祈求蒼天憐憫,以使江山有繼。
賀壽,就是為了沖喜誕子!
這話一出,一些反應慢的官員也知道了皇帝的意思,連連議論起來。
足足過了十幾息,眼看談論之聲沒有減弱的意思,司禮掌印太監受到趙禎授意,尖聲喊道:“靜——”
“諸位卿家,可還有事要奏?”趙禎走流程性的問了一句。
以往,為免耽誤事,上奏勸諫往往都是議事過後再上奏。
如今,既然有了君臣的默契約定,勸諫立嗣的聲音自然被堵住。
從今往後,起碼三五個月的時間,朝議上都會沒有勸諫的聲音。
不少官員都以為朝會就要結束,舉止都輕鬆了不少。
就連官家趙禎,也隱隱有起身的意思。
怎料。
“臣禮部郎中黃景,有本要奏!”
聲音之大,徹響殿宇。
文武百官,齊齊望向那道聲音的主人。
眾所周知,聲音越大代表著上奏的事情也就越大。
只是,一個正五品的禮部郎中,哪裡來的大事?
江昭精神一振,向著黃景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