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大學士下達政令,經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翰林修撰擬詔,還得再送到內閣去經過閣老披紅,方才下達六部或者地方,進而實施。
翰林修撰要說權力,實際上的近乎沒有,就是個單純的擬詔機器而已。
內閣大學士下達政令,自動彈出擬好的文書!
其後,江昭去了內閣。
富弼、文彥博、王欽若、申伯遠、劉沆、龐籍。
這六人,就是大周權力巔峰的代表。
說是言出法隨神仙,也毫不誇張。
而內閣,作為一道集中權力的機器。
翰林修撰就是這道權力機器運轉的柴薪。
江昭進了內閣沒一會兒,出來時手上就多了十幾份政令。
政令涉及經濟,稅收,官員選拔、考核、任免,甚至有一份是涉及軍務的政令。
十幾份政令,單是撰寫就起碼得四五個時辰,這還只是一天的量。
江昭心頭一嘆。
考上了狀元,帶上這個緊箍咒,自此再也不是凡人,人世間的情慾不能再沾半點.......
這能怎麼辦呢?
幹唄!
作為新任翰林修撰,江昭也只好研究過往的政令樣本,仿著撰寫政令。
好在,目前尚且是在交接工作的階段,有著上一任翰林修撰鄭獬的幫助,倒也不耽誤大事。
饒是如此,兩人一起也是幹了三個時辰才搞完一天的政令。
近黃昏,江昭緩步走出修撰廳,長長喘了口氣。
這強度,簡直逆天!
江昭倒也不是撐不了三個時辰。
實際上,他是那種一天就睡兩三個時辰就精神飽滿的人。
這也就意味著,他要是真心發狠,他一天可以有八九個時辰忙於政令學習。
只是,一想到以後的三年都要過這樣的日子,江昭只覺胸口壓著一塊大石,實在是很難放鬆。
散值期間,江昭順路往庶常館去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