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有了韓系官員的助力,兼有海氏為首的清流,江志又是資格最老的御史,臺諫人脈甚廣,又是即將致仕,有“榮休升一級”的buff,不少人都給了個面子,竟然真的把他抬了上去。
右副都御史,正三品,負責掌管諫院。
當然,此事過後,老人家致仕之時,官位估計也不太可能再有再變動的機會。
臺諫,也即御史臺與諫院的統稱,其主官的上限就是兩位正二品的左、右都御史,而作為左、右都御史的佐官,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幾乎已經摸到了臺諫體系的天花板。
饒是如此,這事也值得慶賀。
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榮休與正三品實權御史榮休,那可是兩個概念。
“那孫兒究竟是恭賀呢?還是不恭賀呢?”江昭笑道。
“你有出息,江家後繼有人,就是最好的恭賀。”江志撫須說道。
江山代有人才出,他的未來一眼可定,孫兒的未來卻是未定。
而孫兒的未來,也即家族的未來。
江昭點頭,沒有說什麼。
既然享受了江氏嫡長子帶來的福利,他自然也會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一個家族,要想真正的繁榮,絕非一代人的事情。
起勢,開拓,穩勢,大成,這是不可或缺的程序。
一如相州韓氏,將來韓章宰執天下十餘載,又是兩朝鼎固江山的存在,可謂真正的繁榮家族。
饒是如此,也不可忽略其長輩的功勞。
其祖父官至知州,父親官至右諫議大夫,兩代人積累了不俗的官聲人脈,兼有天子榮寵,方有第三代的韓章一舉大成,封公拜相。
江昭也是如此。
曾祖父從四品榮休,祖父正三品榮休,一個是起勢、一個是開拓,老父親江忠則是穩勢守成之人。
作為從小聲名徹響天下的他,定位自然是“集大成者”。
不過,哪怕他自幼過目不忘,要想成為“集大成者”的一代,難度也不低。
俗話說,一流的文人在廟堂,二流的文人誦詩詞,那可不是誇張話。
詩人詞人,要不是智商不行,玩不轉官場,仕途不順,誰沒事會放棄廟堂,跑去作詩誦詞呢?
詩詞,看似高階,實際上就是陶養身心的東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