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 五年! (1 / 4)

皇祐四年,四月,韓章入京,君臣密談。

五月,遷京西路安撫使,再度起復,任職封疆大吏,從二品。

六月,范仲淹病逝。

作為慶曆新政的核心人物,范仲淹遭到的政治打擊非常駭人,幾地輾轉不斷,幾乎一直都在走馬上任的路上。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實在是扛不住,病逝也不稀奇。

死者為大,官家親書其碑額為“褒賢之碑”,為這位彼時新政失敗,爭議不斷的老臣定性。

賢臣!

其後,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封魏國公,諡號“文正”。

自此,范仲淹的政敵不再實行針對打擊的事情,讓其妻兒老小安寧生活。

這也是仕林的潛規則,下手狠歸狠,但在保證勝利果實的前提下,卻又都會做人留一線,給予一個該有的體面。

說到底,宦海浮沉,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局不輸。

韓章特意書信一封,以作悼念。

江昭也特意作了一首《蝶戀花·悼范文正公文》,送去哀悼。

上次【韓門立雪】的佳話,范仲淹贊過他幾句,為他拉去了不少關注度。

“麒麟才子,淮左江郎”的名號,也因此而流傳甚廣。

如今,老人家病逝,又是恩師的好友,作為晚輩於情於理都得表達哀悼之意。

這也是仕林文人的基本準則,以往他人為你壯了勢,那該你為他人壯勢的時候,也絕不能沉默寡言。

江昭識記百經,作詞時適當借鑑了南宋時期陸游的《病起書懷》,詞篇主要就是稱讚范仲淹立志改革的莫大魄力與氣節。

拋開成功與否不談,這種立志改革弊政的魄力,無疑是值得讚譽。

一篇詞作,斟酌不斷,水準自是上佳。

不過,讓江昭有些意外的是他這首詞竟然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一句“嗚呼,文正公,一世之師。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已是待闔棺。”引得文人清流連連稱讚。

這讓江昭非常意外。

《蝶戀花·悼范文正公文》一詞,真要說水平,那定然是有的。

博覽百經的他,又是精心作詞,又是借鑑名家詞句,又是斟酌修改,怎麼著也能改出一篇上乘水準的詞。

但,要是說這一篇詞是悼念范仲淹的詞篇裡面水平最高的,幾乎不可能。

須知,他那篇文章水準固然上佳,但絕對達不到傳世名作的程度

而范仲淹作為曾經位列臺閣的人物,悼念他的詞篇不乏大儒力作,更是有文壇領袖歐陽修為他的碑文撰稿刻字。

這些人物的詞,無一不是上乘水準,但凡不是傳世名作,誰敢直言可脫穎而出?

而經過縝密的分析,江昭倒也漸漸理清了緣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