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喬家在正月裡忙活兒的其他農事,雲夜完全沒有參與,就是一副大爺的樣子在一旁看著。
過完年,農戶家的就可以開始打理今年要種莊稼的地了,土翻一番,把殘留的雪埋進土裡養著,對莊稼有好處。
“哎,真是浪費,冬季那麼長,地裡就這麼空著,效率太差了”,花半夏扛著鋤頭和喬大幾人一起幹,一家子最多花一個月時間把買來的五十畝地翻了,再灌上水養著,好種蓮藕。
“半夏,累了吧”,喬羽看到花半夏停下來望著前面光禿禿的地搖頭,還以為她累了,“可不空著能咋辦,大冬天的天兒太冷,能種點蘿蔔白菜就不錯了,可咱家也吃不了多少啊”。
“種不了蔬菜,咱們可以種蘑菇啊,再說了,青菜也不是種不了”,花半夏一臉的可惜,是她大意了,沒想到古代的冬天會冷的這麼長時間,沒有溫室效應就是好啊。
“蘑菇?就是山上那些東西?”喬羽都懷疑自己聽錯了,花半夏要種那個能毒死人的東西?
“對啊,不過,今年的冬天已經過去了,要種什麼明年再說吧”,花半夏放下心裡的執念,眼下把地翻完才是正經事兒。
伴著初春寒涼的大風,在村裡其他人還在找零工點補家用的時候,花半夏這邊已經說服喬大,按照她的說法,準備種植今年第一茬莊稼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過完年的時候,喬大一家可謂是每天都呆在地裡,不是弄個池塘的引水、排水渠,就是翻地埋雪。
趁著地裡還沒水的時候,花半夏找來龔匠,讓他們以打地基的方式,把池塘靠近河邊的這一面,全部用青磚打得實實的。
喬裡村的人對喬大一家的做法都看在眼裡,可就是弄不清他們在做什麼,偶爾有幾個對喬大沒多大偏見的過來問,喬大就如實說是種水花,還被他們笑了。
可現在,喬大一家早早就把水灌進田裡,帶著犁頭去翻地,看樣子是準備種田了。
這個舉動更讓村裡人看不懂了,這喬大在村裡呆了大半輩子,他年年都是跟大夥兒一起五六月才種地,怎麼今年這麼早就開始種了?他有病吧!
“喬大,這又是那個女人的主意吧,你老大不小了,啥事兒對啥事兒錯你咋分不清呢,再這樣下去,你今年非毀了不可”,村裡一個六十多歲的瘦老頭,叼著根菸杆子坐在田埂旁邊跟喬大說話。
他手裡的煙桿子並沒有點燃,興許現在正是村裡人最窮的時候,剛過完年,離種地還有好長一段時間,大夥兒都是省著熬過去的。
瘦老頭也常聽村裡人議論喬大,說他糊塗,說他被一個樓裡出來的女人指揮幹這幹那的,手裡沒有權利,一家之主的地位不保等等。
他也看到了喬大家那半年來的變化,花半夏這個女人估計是在樓裡接觸的人多,見識多了,回鄉的時候學著人家做一點生意啥的都好說。
可這種莊稼的事兒,喬大怎麼也這樣糊塗啊。
“九叔,俺也是試試,要是真成了,明年咱們村可以一塊兒種,沒事兒”,喬大老實憨厚的笑笑,繼續忙活著。
這個瘦老頭叫喬小九,是村裡唯一一家兄弟最多的人家,家裡九個男娃,他排最後。當然,現在他們家裡活著的也就只有喬小八和喬小九了。
而喬小八也跟喬大家的喬三一樣,是上門的奴婿,現在都還在女方家苦苦掙扎著呢,他算是深有體會。
“喬大啊,家裡頭有點錢了,喬三也回來了,你呢,也過得越來越好了,好,好啊”,瘦老頭看著遠方,嘴裡唸叨著,不知道在感嘆什麼。
喬大看著這個和他爹生前交情不錯的九叔,看著他瘦弱的身子,花白的頭髮,還有滿是溝壑臉,有些無奈,無奈歲月不饒人。
而喬家的院子這邊,除了喬大在田裡再整理整理,其他人都坐在屋簷下的地板上,手裡一手帶著手套,一手拿著小刀在割著什麼。
大夥兒隨意的坐著,地板上放著幾個籃子,他們從這個籃子裡拿了一粒什麼割一下又丟到另一個籃子,嘴上還和別人說話聊天,乾得很起勁兒。
這就是花半夏當初堅持要設計屋簷下的地板一樣,下面柱子撐著,風到處吹,坐在上面幹活兒也不會熱。
“半夏,咱們現在種今年能有收成不?”田福真關心這東西頭一年種沒收成,要是沒收成她也不會反對,就是覺著有點可惜罷了。
“二伯孃放心吧,咱們的蓮子是儲存好的,種皮沒脫,可以種出來的,要是種的好啊,一畝地能收成七八千石呢”,花半夏非常有信心的說。
原來河邊長著藕的那塊地兒,去年也被花半夏收拾儲存的好好的,地下還有一些藕根,到時候挖出來,把牙眼切了,跟著新種子一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