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過年,其他時間,村裡就只有老人,婦女和小孩兒在家。稍微有點文化水平,會說普通話的年輕人,基本上都出去了。沒人願意在家裡種田,賺不到錢不說,還丟人。
這幾年社會發展巨大,年輕人出去多多少少都賺了點錢,不少人回家蓋房。在鎮上水庫邊上,有一個磚頭廠,現在建房子的人不少。張老禿算買一部農用車,每天開車能賺好幾百塊錢。
但張家山通往外界的這條路實在太爛,下雨天更加難行,農用車地盤雖高,卻是容易翻車。“像你們這些年輕有為的後生,往後賺到錢,要記得給家鄉也做點好事啊!”
“這條破路一直想修,前幾年你大姐夫說要出資,現在也沒影了。哎!也不知道這輩子能不能看到張家山把這條路修好。”
要致富先修路!沒有一條好路,張家山的農業品沒法運到外界銷售,人家都不樂意進來。
“村長,修這條路大概得花多少錢啊?”
前邊有個鎮子,鎮子上有個很大的養豬場,鎮子到東臨縣的水泥路是通的。所以,張家山只要從村子修到鎮子上就行,大概五裡路左右,總共得花近一百萬。假如上面撥款的話,一般會撥百分之七十,其他百分之三十就分在村子裡,按人頭平分。
“我聽人說前段時間,你寄了五十萬塊錢回來,小輝在外邊沒少賺錢吧?有沒有算贊助個十萬八萬的?”
張老禿對修建水泥路是沒報有希望,只希望張哲輝他們這些後生,能捐點錢,再運點碎石渣滓,把爛泥路上的大坑鋪好就滿足了。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去買農用小卡車了,而且身為村長,購買碎石渣滓時,多少也能撈點。
“對你來說,十萬八萬也不算什麼吧?若是能為村裡做點事兒,這輩子村裡人都不會忘了你對村裡做的貢獻。”
張哲輝卡裡有近四千萬存款的事兒,張有田陳細英他們沒敢跟外邊說,傳出去萬一被那些偷雞摸狗的人上心就麻煩了。故而,村裡人都知道張哲輝在外面發了財,有出息,但最多也就百八十萬而已。
張哲輝有心思想幫張家山修一條水泥路,雖然極有可能,明年他把家人帶出去後,以後基本上不怎麼會回來了。但不管怎麼說,他生是張家山的人,死後,也是要葉落歸根,安葬回張家山。
到東臨縣了。
張哲輝率先下了車。“村長,等過兩天我再去找你談修路的事兒哈!今天謝謝您了!”張哲輝掏出兩張袖頭,硬塞給張老禿,帶著家人就走了。
從張家山到東臨縣不到三十裡,給五十塊錢張老禿就知足了,張哲輝硬掏了兩百,張老禿歡喜的不得了。看著張哲輝幾人離開的背影,好不羨慕,有錢就是好啊!
修路的事兒,張老禿壓根沒放在心上。甭說張哲輝,換做是他也不願意掏出那麼一大筆錢來鋪渣滓路。
東臨縣地處深谷,四面環山,交通不太方便,經濟也一直發展不起來。由於地理原因,縣城不是很大,但人口眾多,一到過年極為熱鬧。街道上車馬如龍,比肩繼踵,水洩不通。
東臨縣雖然經濟不發達,但比起二三線的城市,消費高的嚇人。外面八十塊錢的衣服,商家可能開口就是兩三百,貴的嚇人。因為地理劣勢,難以開發,東臨縣的房價更是一年比一年驚人。
得知今天上街,張有田刻意扮了一番,上身穿著一件深色皮襖。這件襖子也有好幾年的歷史,二姐夫每年給大伯買不少貴重的衣服,大伯穿不過來,就把這件稍小的送給他。
一年到頭,除了過年之外,其他時間張有田都在地裡。哪捨得穿這麼好的衣服,聽說三百多塊錢買的呢!
皮襖裡邊有一層細致絨毛,穿在身上舒適清爽,乘肥衣輕。只是下身搭配著一件發白的西服褲,又穿了一雙破破爛爛,曾經張哲輝高中時穿過的運動鞋,手裡又提著根煙杆子,未免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張哲輝買了十幾條中華煙擱置在家裡,張有田抽慣了旱煙,反而不喜歡抽上檔香煙。
陳細英一輩子沒進城幾次,身上衣服多有補丁。二老像頭一次進城似的,臉上總掛著諂笑,東張西望,見誰都親。
面對拔地而起的高樓,往來流水般的車輛,熙熙攘攘的城裡人,兩人有些不自在,總感覺自己低人一等。倒是張珊珊,高興的不得了,在前邊領著路,蹦蹦跳跳,跟小女孩似的,見什麼都喜歡。
時不時,在街邊路攤拿起個小東西。“哥,快看,這個好好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