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本是一個棄嬰,被其生身父母棄之昆侖山腳下,及後為一喪失幼子之母豹所銜走,以乳哺之。及長至三歲餘,才為紫芝崖藥奴偶然間從山林中帶回。秉過元始天尊後,乃留其在昆侖學道。開始之時並不能學到正宗【玉清真訣仙法】,只是隨藥奴種藥採藥,兼學藥鼎丹玄之術。歷千載後,因為智敏聰明有慧根,於眾下等弟子中脫穎而出,這才與當年的姜子牙一起,拜在了元始天尊門下,且還是處在入門僅僅幾十年的姜子牙之後。也便是為何申公豹法力比姜子牙高太多,卻要稱呼他為師兄的緣故了。
聽得元始天尊竟然將他逐出師門,申公豹大驚,伏地悲呼道:“老師慈悲,弟子已然知錯,還望老師收回成命,弟子再不敢違背師命也!”
元始天尊不為所動,漠然道:“汝性極燥烈而狡詐,不分善惡,圓滑世故而廣交三教九流之士。偏好逞口舌之謀而無有定性,與我闡教道法宗旨實乃大相庭徑。便是留在吾教中,日後也必當再起禍亂,是以吾決不能留你,你且去吧,日後好自為之。若是再有助紂為虐之舉,禍福自招皆有你自受。”
申公豹伏地痛哭涕泣,哀求不止,元始天尊只是不理。一側準提道人倒是對申公豹之才大為欣賞,欲要開口招納,去被師兄接引以目試之所阻。乃回想到此時若開口必然與元始天尊撕破面皮,反而不美。是以終是閉口不言,也就此錯過了最佳良機,日後痛悔不已!
反而通天教主本就與元始天尊惡了,無所避忌,便對申公豹言道:“既然汝被元始師兄逐出師門,無處容身……也罷,若你願來我截教處,吾當收你為徒。”回頭對元始天尊笑問道:“師兄不會怪怒與我吧?既然申公豹已經出了闡教,吾自然可以招納於他,可否?”
元始天尊悶哼一聲:“也自由你,申公豹已不是我闡教中人,去留何處是其自由,與我何幹?”
通天教主哈哈一笑,步步緊逼:“師兄果然爽利,只是這申公豹被你逐出師門,此時似乎應當昭告各界神仙、修真、散人,以示昆侖一脈之嚴法律己,雖己門徒亦且不受優渥也?”
元始天尊為通天教主言語所激,且本就有此意,便施展大神通,對空乃言,其聲直傳九天十地,十洲仙島:“今有劣徒申公豹,當封神之時不尊師命,妄動暗欲,以旁門左道狡辯之言,招納各處修者散人逆助成湯,而阻抗應運之姬周。雖終究身死惡消,然其忤逆之罪不可不懲戒,自即日起,吾將其逐出師門。申公豹再不是我闡教中人,亦非吾昆侖之士。日後一切休慼幹戈與我昆侖玉虛無有半分牽扯,傳語眾界萬神,以為憑證。”
此言浩浩蕩蕩,借聖人之力遍佈天地各界,所有神明靈者皆得知曉。天地間稍起波瀾便即消洱,似乎無有任何風波,然卻盡都不知,又一劫難隨之而生。
元始天尊傳語各界驅逐了申公豹,自此他再不是闡教中人,更非玉虛門徒。申公豹只覺天崩地陷,一片晦暗。便是其身得脫封神榜桎梏之喜訊,也平淡了許多。
待聽到通天教主欲收他為徒;雖然當年封神之時,於那萬仙大陣中,申公豹也曾聽從通天教主差遣,且做了那萬仙之首尊位,風光一時無兩。然此時卻並未拜倒截教門下,乃謝過通天教主,黯然言道:“弟子謝過師叔恩典,然吾一日為昆侖之徒,則不欲轉投別處,師叔海涵。”
通天教主勸道:“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總來是一家。汝入了我截教也不脫三清正道,日後也可修成大道正果,強過汝隱居窮山惡水,無有名師所輔,終究一介散人耳。”
申公豹只是不從,通天教主無奈只有由他,心中卻反而越發的欣賞。暗忖怪不得吾門下眾徒多與其交好,果然是一耿介正直之徒,與其他玉虛門徒之虛偽大相庭徑,也難怪不得師兄元始所喜。
見師尊之意已決,申公豹也知道事不可為,重又匍匐於地,行了三拜九叩大禮,涕泣道:“弟子尊老師法旨,然日後再不能隨侍座前,不肖棄徒再拜老師聖壽無疆……。”
元始天尊著實涼薄,抬手一指定住了申公豹身形,道:“汝既非我門徒,吾豈受你之大禮?快快離去吧,汝好自為之。”
申公豹沒奈何,只得躬身退後,拜過其他幾位聖人,自己駕雲霧回轉東海。……………………
申公豹走後,三清與準提,接引,便即欲要散去。忽然頭頂混沌中飄來一朵雲,一童子落下神臺。通天教主詫異問道:“童兒何來?敢莫老師見召?“
此童兒正是鴻鈞老祖座前隨侍之混元童子,對通天教主道:“師叔所言極是。”又對諸位掌教教主躬身言道:“諸位老師,老爺召你們去往紫霄宮一行,可速速前往。”
眾聖言道:“謹遵法旨。”雖不知何故見召,然都或騎青牛,或駕九龍沉香輦,或乘坐九品蓮臺……紛紛往紫霄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