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月球基地真的建設完成之後,那麼任務對科研方面的要求中,空間維生系統、太空採礦與加工就算是達到了。
至於太空船塢,進取號空間站已經有了一座實驗性質的,正在建造一架太空戰機。
而最難完成的科技條件——可控核聚變能源,才是最大的問題!
只要能將可控核聚變技術突破了,那麼才算是真正的進入了太空時代。
也只有可控核聚變能源,才能支撐文明去探索整個太陽系,以及更遠的深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進取號空間站徹底建設完成後,任務完成度裡面就提示完成了一座太空工作站。
按照這個技術標準,剩下的太空工作站也不過是另一座進取號空間站罷了。
只有恆星基地不行,因為任務中明確說明了恆星基地要有自維持功能,以及要有可控核聚變能源。
……
在科技聯盟壓倒性的太空力量面前,地球各國難得的以最快的速度進行了發展轉型——發展太空變成了各國唯一的目標!
其實以人類的科技,進入太空是很容易的,特別是在學院島上進行了技術合作之後,變化更是一天一個樣。
很快就由夏國最先建成了一座軌道資源採集平臺以及太空資源採集船,能將從隕石拖拽回平臺進行提煉。
隨後米國也建設了同樣類似的軌道空間站。
除了這兩國,高盧國和聯邦國聯合歐洲各國老牌強國也弄了個聯合空間採集站。
剩下的,就沒有這個能力了,就算有技術也沒有這個資源去弄。
用於建設空間平臺的資源在地球上完全就是有價無市,想買是買不到的,只能靠自己!
這對於有技術、有錢,卻沒有資源的那些小國來說,完全就是一道晴天霹靂。
沒辦法,只能走老路尋求加盟,在別人的屋簷下艱難的發展太空力量。
至於剩下的既沒有技術、也沒有錢、更沒有資源的國度,就只能正站在地面上仰著頭看著了。
風朝佑為了應對地球各國的太空力量,直接用功勳兌換了一支太空艦隊出來!
這支太空艦隊由五艘太空戰艦所組成,以化學能為動力,搭配了太空戰機、太空導彈、實用型鐳射炮和電磁炮。
【名稱:太空戰艦
型號:星內級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