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啟看到他已恢複如初,不禁也放下心來,“也許是某位俠客吧,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嗯。”楊文點了點頭,“不留姓名的好漢!”
由於夜色頗亮,他們藉著微弱的光亮找了些野果充饑,在山頭上待了一個時辰,這才決定下山。
兩人下到山腰,讓他們感到詫異的是那數百具南詔兵的屍首居然全數不見了,而龍xue之中卻在此時再次傳來幼獸的呼聲。
念長風去哪了?
不得而知。
然而兩人正待摸向那龍xue的時候,幾只獵犬叫喚著從暗處竄了出來,向他們撲來。
緊跟著陸陸續續出現上百人的隊伍。
楊文和李天啟大吃一驚,以為又要被敵國士兵圍困,不料趕來得卻是領軍而來的趙錢孫李四位軍曹。
原來他們領著二百餘人在遠處發現此前楊文所發的訊號便急忙趕來了,可他們到達目的地後卻沒有發現楊文和李天啟的身影,反而看到有南詔兵活動的蹤跡。
這還了得,這四位軍曹焦急萬分便立馬分兵四下裡尋找,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耗費了不少時日這才在那幾只獵犬的帶領下尋到了此處。
果然攀上山腰卻恰巧遇到了正要下山的楊文和李天啟。
楊文當即指揮眾軍小心翼翼地探入了龍xue之中,將裡面嗷嗷待哺幼獸捉住,關進了木籠子裡,運回了營寨。
那頭幼獸雖然小,但食量卻頗大,足足餵了三頭羊才吃飽,蜷在木籠子裡睡去。
負責照顧的那些軍士用繩索再次紮實那頭幼獸的大嘴,趕緊用篷布遮擋得嚴嚴實實。
由於已經取得成果,楊文也擔心夜長夢多,便火速拔營返回長安複命交差,這正中李天啟下懷,他也正想趕往長安呢,便跟在楊文身旁一起向長安開拔。
也不知道是不是由於他們皆是官軍的緣故,這一路走下來再沒有碰到任何麻煩,很快,他們便走出了百裡伏魔嶺,向襄陽靠近。
直到此時,那太子調派而來相助楊文的那些法師道長卻仍舊未見蹤影。不過楊文也已不再介懷了,他現在可有些志得意滿,不過他其實早已在心裡打定了主意,要籍著此事向太子索要一個差事,那就是繼續讓他擔任聯姻使團領隊,護送李璇凝郡主出嫁突厥。
雖然每每想到此處,他還是異常傷感,不過只要能留在郡主身邊,他也就知足了。
這是藏在他心裡的一個願望,就算李天啟就在身旁,他也沒有向其透露出此點。
大軍出了伏魔嶺距離襄陽城便只有三十裡地了,他們的補給本就不足,這些時日又調兵遣將更是耗費頗巨,此時人人都面帶饑色,行軍的速度也緩慢了許多,而目前更是已近黃昏時分,夜裡帶著靈獸行走恐遇到意外,因此楊文便打算就此駐紮,四下裡尋找些充饑之物。
恰巧探馬回來報告,說是在前方發現一座環山而建佔地頗廣的酒家食肆,楊文不用多想便決定駐軍在那食肆中進行補給。
大軍前行不久果然看到那座食肆頗具氣勢:背靠三座大山,面對著個百畝山塘,其間建設的屋舍頗多,雞犬相聞,儼然一個山莊,不過卻掛著酒家的招牌。
裡面已有不少旅者和過客正在用餐,酒肉之香四溢,直引得眾軍饞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