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百姓眾皆所知,當今天子已召集文武百官率各國使臣浩浩蕩蕩往山東泰山準備封禪儀式去了。
拜別姨母的李天啟本欲前往長安但此時也只能北上河南道,去往泰山。
在路上奔波了數日,他已能感覺到氣氛有些緊張,各路官軍沿路盤查甚緊,就連一些偏僻的山林小道也有關卡。
看來百姓所言之事並不假,當今皇上果然欲奔赴泰山進行封禪儀式。
這一日晌午時分,李天啟來到了山東境內的一處山林。
據他向當地人打聽,此山林中有條山道是條捷徑,沿著隱蔽的山道走過去至少可縮短上百裡的路程,不過山道不僅險要而且常有猛獸出沒,不好走。
此時遠眺過去,這一帶的山陵此起彼伏,延綿不絕,看不到邊,明顯與南方地貌不同,頗有山陵高聳,鮮有飛鳥的感覺。
顯然當地的傳聞並不虛,還未真正進入山地便已感到了此處的山高地廣,若依照官道行走,必然要繞很遠的路程。
他在林間找了一塊平坦的石板,坐在上面就著涼水吃著燒餅,正尋思著該如何與皇上取得聯系,這時身後傳來了甲衣摩擦及整齊的腳步聲,他回頭一看,發現是一隊上千人左右的軍士正往這邊來了。
領隊的是個千牛衛模樣的中年人,他的身側跟著兩個普通百姓,這兩人應該是向導。
難道這些軍士也是走捷徑而來的?李天啟三兩下將手裡剩下的燒餅吃了,站起身來往一側走了丈餘。
這千牛衛將到李天啟身旁的時候,忽然揮揮手示意隊伍繼續前進,而他則停了下來,瞪了李天啟一眼,扯著公鴨嗓道:“小子,姓啥名誰,在這幹嘛呢?”
李天啟嚥下了嘴裡食物,也沒有隱瞞真實姓名便說道:“回官爺話,小生姓李名天啟,在此休息呢。”
這千牛衛道:“此處如此偏僻,你一個人不害怕嗎?”
李天啟搖搖頭道:“這太平盛世,朗朗乾坤,自然不怕。”
“太平盛世?”這千牛衛冷冷一笑道:“看不出你小子倒有些學問,說得頭頭是道。本來官爺看你一身華服,不像是村野莽夫也就是隨口一問,但看到你口齒伶俐,膽氣頗壯,倒有些疑惑,你哪裡人要往哪裡去?”
李天啟本就不願意在路上惹上麻煩,想快一些到達泰山,這才選擇走小路,不料還是遇到了磕絆,聽這千牛衛的口氣,若自己回答不妥,看來還免不了又起波瀾了。
他想了一想,便說道:“回官爺話,小生蘇州人氏,讀過幾年書也練過也拳腳功夫,因在路上耽誤了與朋友的相約,不得已便欲從此小道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