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看到小白食不知味的樣子,說道:“專心吃飯,莫要辜負了做菜師傅的一片心意。”
小白被文瑞打斷了思路,看了看他說道:“哦!”
文瑞皺皺眉頭,說道:“小白,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我也可以解釋給你聽,但是劍道一途全靠個人領悟,若是我告訴了你,恐怕對你並沒有什麼幫助。但是你也不必刻意去想,劍道一途,有時刻意追求反而會鑽進死衚衕,若是順其自然,不經意間也許會豁然開朗。”
小白的眼睛立時亮了起來,他知道公子這是指點自己呢。劍道一途,全靠個人修行,若是沒有什麼機緣或者特殊的關系,一般人是不會把自己的劍道心得告訴他人。現在文瑞明顯是在給自己指引方向,這讓小白心中感激不已。
聽了文瑞的話,小白發現自己果然如公子所說的執念太深,反而陷入了泥潭。相同此節,小白放下思慮,心情立刻輕鬆起來。看了看桌上的菜,小白問道:“公子,有菜無酒,豈不遺憾。要不要我叫小二上一壇好酒來?”
文瑞卻道:“不用,等會我們去紅花樓喝花酒。長安名妓憐秀秀的大名,我是仰慕已久啊!”
小白深以為然的點點頭,到長安不去紅花樓坐一坐,聽一下長安四大名妓之一的憐秀秀的琴藝,實在是有些可惜。
紅花樓,長安第一青樓。原先其名並不叫紅花樓,只是後來因為一段典故才改名。據說貞觀年間,新科放榜,狀元、榜眼、探花三及第登科之日,在此宴飲,酒酣之時將胸前佩戴的大紅花摘下,高掛紅花樓門樓。從此這間青樓便被人們稱作紅花樓,原來的名字卻不再提起。後來這間青樓易手,新任老闆覺得應該辭舊迎新,換個新名字,感覺紅花樓這個名字也不錯,幹脆就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如今一百多年過去,紅花樓儼然成了長安第一號青樓。每次各地學子進京趕考,大多都要到這裡來風花雪夜一番,以沾染些狀元之氣。每次放榜得中高科的狀元也大多來此飲宴,一來感謝這紅花樓帶來的運氣,而來也增加些才子風iu的美名。
因為紅花樓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規矩,為了答謝當年登科三甲的紅花之恩,紅花樓每年都會選出三名姿色上佳的女子,將第一夜奉送給新科三甲。紅花樓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雖然付出了三個上品女子的初ye,但是也與新科三甲結下了善緣,無論將來三人中哪個得勢,必不會忘了紅花樓的好處。
而事實也證明瞭當初紅花樓老闆的明智,一百多年來,長安城大小青樓生生滅滅無數,唯有紅花樓在風雨飄搖,朝代更疊中挺立不動,皆因紅花樓已經與朝廷中官員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哪一派系,都有與紅花樓結善的官員。
大紅的燈籠插在兩邊,中間一塊漆黑的匾額,上書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紅花樓”。匾額上方、左方、右方分別掛著一朵鮮豔的綢布紅花,分別是上狀元、左榜眼、右探花。這便是紅花樓的門臉。
文瑞站在紅花樓前,看著匾額上那三個大字出神。紅花樓這匾額的由來卻也有一段故事。據說當年登科三甲及第後,拜訪開國宰相房玄齡。於酒酣耳熱之際說起在紅花樓掛花吟詩的事情,房玄齡拍案叫好,並作詩一首,其中便有一句“瓊玉樓上掛紅花”。後來紅花樓易主的時候房相已經故去,那新老闆卻不知從哪裡重金得來房玄齡這首詩的手稿,擷取了其中紅花樓三字,按著筆跡刻了這塊牌匾。
不待文瑞多想,門前的小廝便來招呼文瑞進門。這迎客的人紅花樓與別個青樓也不同,別的青樓都是年輕漂亮的女子站門迎客,而紅花樓用的卻是十歲左右的俊秀小廝。文瑞點點頭,邁步前行。這邊小白則遞上二十兩銀子,然後默不作聲地跟在文瑞的身後。紅花樓的規矩,進門十兩銀子,大廳裡自然有免費的酒菜,隨便吃喝,有些像現實裡的自助餐廳。當然,酒菜雖然不差,但也不會太好,若是想要更好的,自然得另外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