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瞧瞧四姑娘的意思吧。”鄭氏肚子越發大了,坐著都費勁,只歪在炕上:“我孃家跟葉家也有點兒走動,舊年裡就聽我嫂子說起過了,葉家這麼些哥兒,就這位七公子是個尖兒,人才是不用說了,說是很會讀書,連學政老爺都是贊過的,景行學院的山長看了他的文章,也說他下場必中。”
“你嫂子?”梁氏就聽出了弦外之音。
“我孃家你也知道的。”鄭氏道:“她不過白說說罷了,哪裡輪得到她們!且人家四老爺又為官作宦的,比其他幾房又更強著些兒,就是咱們家,雖說底子還在,到底不比以前了,也難說。”
梁氏笑道:“瞧嬸娘說的,這做親雖說要門當戶對,但哪有那麼多剛好相對的?總還是有高低之分,且孩子們自個兒也是要緊的,我們家婉兒,不是我說,單論容貌品性,就是配皇子王孫也是配的過的,還用愁這個?且我瞧這位七公子,那也是有心的很,就不知道婉兒的意思了。”
“讓他們孩子自己說說話,回頭我再問問看吧。”鄭氏說:“婉兒這樣的人才,前頭姐姐又只留下她一個,我萬事都怕委屈了她,何況這樣要緊的大事,總要她自己情願,才好說話。”
梁氏點頭,很知道鄭氏的意思,方婉的情形與別的姑娘不同,鄭氏怕落埋怨,不敢輕易做主,寧願睜隻眼閉隻眼放鬆規矩,也想要她自己親自見過了,心裡願意了,才提那事兒,那今後就算是方婉略有不如意,她也少落些埋怨。
她便安慰道:“婉兒今年也才十五呢,且不急,慢慢看著也不要緊。”
“舊年裡我就暗地裡看起來了呢。錦城有數兒的人家,但凡說起哥兒的事,我都伸一個耳朵過去。”鄭氏說,她想了一想,還是覺得不安生,又把丫鬟叫進來吩咐:“你悄悄的去找四姑娘跟前的綠梅,就說我的話……”
很快,綠梅從外頭回了方婉的院子,捧著食盒擺到桌子上:“太太打發人送來的。太太還吩咐,前日姑娘給太太送去的那山楂糕,也不知道在哪裡買的,味道倒是與往日的不同,太太說,姑娘若是得閑,再買一盒送過去。”
方婉微微一笑,她何等伶俐,鄭氏平日裡待她如此客氣,今日這樣特意使喚她,是什麼意思,她又有什麼不懂的呢,她便笑道:“可見我孝心虔了,我成日裡都是閑著的,既然太太吃著好,我這就再買去。”
提了孝心兩個字,當然不能打發下人去買,須得自己親自去才好,葉元清雖說現在還沒歷練,但起碼也是個耳聰目明,心裡明白的人,便在一邊笑道:“正好我要送妹妹回家,就便兒送方姑娘去買點心。”
方婉溫柔一笑:“那就多謝七公子了。”
錦城東城大街不是最為熱鬧的所在,但一間一間的都是老店,衣料、金銀器、香料、藥材、紙墨等等,街中有四扇門的德善堂是錦城最有名的老字號糕糖店,店門口就是一股香甜味道,方婉下了車進去買點心,葉元清囑咐人看好熟睡的葉七姑娘,自也跟了進去。
方婉先叫包一包山楂糕,然後又挑別的點心,對葉七公子笑道:“七公子吃不吃甜?不過大爺們好似都不愛吃甜,倒是我們家廚下做的好如意卷,回頭叫人送一碟你嘗嘗。”
方婉溫言軟語,態度體貼,又笑道:“聽說七公子好龍井?我也喜歡那香味兒,不過不懂品。”
兩人不知不覺討論起茶葉來,方婉若是有心與人說話,那就絕不冷場,葉元清自也會說話,他們在這裡買了三包點心,兩個人的態度立時又熟絡了一層。
一時方婉買了點心,又去旁邊看看,要買點好藤白紙用:“外頭買的不合用,還得自己挑。”
隔壁兩間鋪子就有一個紙墨店,也是錦城的老字號,方婉笑道:“也不知道臨顏體用什麼紙才好。”
葉元清自然是頭頭是道,方婉眼睛晶亮的笑道:“還是七公子見識多。”
葉元清陪著她挑紙,門口一個錦衣姑娘也從自家的車架下來進店買筆墨,抬眼就看見葉元清與方婉,兩人語笑宴宴,雖形容不是十分親密,可看起來卻有點仿若一對璧人。
“四表姐。”那位姑娘開口招呼,方婉一瞧,哎喲,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