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整個鯤凌谷專案佔地七千八百畝,包括峽谷對面三千多畝,投資前期預算一百億元,集地產、文旅於一身,專案同期申報五a景區,十年之後全部建成投運,將不僅是一顆璀璨的名山名珠,還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當地超常規跳躍式發展。
當然這些都是規劃和願景,還停留在效果圖、專案書和申報檔案中,饒是如此,亦足以激動人心。吳昌浩常在公司高層會上慨嘆,專案做完,他正好滿七十歲,可退休頤養天年,含飴弄重孫,因為他小的一個孫子都快三十歲了,自不會吃他口中之糖。
能在退休之前打造一件空前絕後的傑作,吳昌浩感慨而知足。空前自不待言,因為象鯤凌谷這樣的天然地形,在中國境內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好地可遇而不可求,故此亦可稱絕後。
專案啟動,先修“井”字形大街。可事故頻出,有工人莫名其妙掉入深坑,或者豎立的樁機突然倒塌,有炮手點了引線僵立原地不動,有挖機不按紅線作業亂挖亂掘,有運輸車輛直直開下懸崖,等等等等,總之狀況事故百出,使專案部應接不暇。
白天尚且如此,晚上更加邪門:熄燈之後常聽見桌椅移動之聲,開著燈也能不經意瞥見杯子位移、碗盤滑動;因不敢外出上廁所,屋裡放置淨桶,卻常被無端打翻,汙穢遍地,臭不可聞。更有甚者,有人提著汽油桶在專案部板房四周潑撒,另有人拿著打火機跟在後面,幸被發現得早,否則點將起來後果不堪設想。
民工逃離大半,技術人員也辭職不少,為了穩住隊伍,元宜公司將薪酬提高一倍,一些關鍵崗位甚至達到三至六倍,方才勉強穩住陣腳。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鯤凌谷工地發生的驚心怪事越傳越遠,越傳越邪,整個終南山地區都鬧得沸沸揚揚,膽小者將其視為畏途,不敢涉足。倒是有膽大者慕名而至,希望能求得高薪工作,也算是鬼神不敵金錢的活例。
透過如此種種跡象,吳昌浩判定世上當真存在“鬼”這個物種,並且也知道了鬼的意圖是要爭奪這塊地盤,既然雙方較上勁,那就沒有服輸的道理,必須乾淨徹底地打敗它。
吳昌浩認識一位異人,住在黃海之濱,名叫鄒飛龍,當年五十多歲,自稱儒釋道三家皆通,猶精道術,替人拿鬼捉魂、平宅安地、算命求財、通天改運,在當地頗具名氣。鄒飛龍絕非一般方士術人,亦或頗為時代所諷之“大師”一類,更不是“神棍”、“痞子”之流,而是富豪明星之座上賓,達官顯貴之膜拜客。普通小民、屁民自然難睹道顏,更遑論相請了。在元宜公司海濱別墅專案中,鄒飛龍佔有一席。
吳昌浩每年都要去拜訪鄒飛龍,盤桓若干時日,聽他講道說法、談古論今、藏否當世,頗感受教,如今要與鬼來開戰,自然第一時間想到此人,遂飛臨黃海之濱,備下重禮,親自登門來請。
鄒飛龍手握羽扇,身披道袍,在他高懸八卦、道家氣氛濃烈之致的別墅裡接待了吳昌浩。聽說鯤凌谷之事後,搖扇一笑:“終南山地處長安、咸陽之南,又在中華大地南北分水嶺上,自古攻守征伐,為兵家所必爭。數千年來,戰爭所遺孤魂野鬼必定多如牛毛,於陰盛卑溼之地麋集而居,受擾作亂,絲毫不足為怪也。哈哈哈——”
吳昌浩好比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我原以為那凼凼裡不過是些山民野人,採藥行路,魂斷密林,只要我人員物資蜂擁進場,白天黑夜機器轟鳴,工人吵嚷,把人氣提升起來,就能嚇退那些孤魂野鬼,經大師這一點撥才明白,敢情那凼凼裡鬼魂成群、妖魁結隊。這可不是我等一般人能夠對付,還請大師出山,助我收靖山窩。”
吳昌浩出手闊綽,鄒飛龍心中有數,況對肅靖鯤凌谷亦有方略在胸,遂故作沉吟,吊一吊吳昌浩胃口,待他幾次三番卑辭相求之後,便慨然應允,帶著十名弟子隨吳昌浩來到終南山,出面收鬼。
喜歡禍福符請大家收藏:()禍福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