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第一百二十三章 民生多艱難(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三章 民生多艱難(二) (1 / 3)

聽到這話,後面的侍從幹起活來也不敢在心中叫苦叫累了,皆是沉默的收割著。

很快,夕陽西下,一塊地也在眾人七手八腳的幫助下給收完了。

劉進招呼著將老者的糧食裝車後,老者非得拉著劉進等回家吃一頓去。

他們十幾個壯漢,要開吃,起碼數十天的口糧能給老者給吃乾淨。

因此連連拒絕後,上了車,開始向長安趕去。

許久未曾幹活的眾人累的腰痠背痛。

但眾人的腦海之中都在思考著老者所說的話。

看氣氛有些不對,劉進抬眼看了一下趙過道:“屈原《離騷》中曾言‘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此前對此語我知之不甚詳,今日所見所聞,方知曉百姓之難。

若非大司農代田法,恐怕今年百姓生活依舊如此艱難。”

趙過一聽,開口說道:“殿下以為行代田之法百姓便不艱難了?”

劉進聽此,拱手對趙過說道:“大司農請說。”

趙過道:“殿下怎知豐收後糧食價格不下跌,有土豪劣紳不會趁機壓價?

又怎知貪婪小吏不會以此為藉口賦稅多要上兩三分?

又怎知商賈知曉百姓豐收後,賣糧之後,會不會為貪多利,而使柴米油鹽漲價?”

劉進一聽又沉默了幾分,他不禁想起了後世曾經看過的葉聖陶所寫的《多收個三五斗》。

其中描述的便是20世紀30年代舊中國江南一群農民忍痛虧本糶米,在豐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慘的厄運。

劉進知曉,大漢帝國的真正根基便是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只有讓農民的生活過好了,大漢才有未來,若是農民都活不下去了,對百姓來說,大漢存在的必要性完全就沒有了。

因此,他心中已經盤算著怎麼防範此事了。

等眾人到了長安城下的時候,長安城已經宵禁了。

沒有辦法,劉進只能憑藉自己的身份要求城門守備開門,準備回去。

待敲開琅琊王府,王府夫人王翁須都已近睡下又起來了。

“殿下今日怎麼回來如此之晚?衣服上又是怎麼回事?”

王翁須頗為仔細,一下便看到了劉進身上幹活弄髒的樣子。

劉進擺擺手道:“無事,清洗一下便罷了。”

王翁須接著趕緊安排人燒熱水,令劉進進浴室洗浴一番去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