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劉屈氂也是推演了許久:“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此事不可不急亦不可急躁。”
李廣利有些疑惑:“不可不急卻不可急躁,此不矛盾之言?”
劉屈氂解釋道:“不可不急蓋因陛下年事已高,身患疾病,若是突然大行。
縱我等有回天之力,亦不可避免太子登位。”
其實說來,劉屈氂倒是想這樣。
劉據性格尚算寬厚,且劉屈氂自己本身便是宗室,即便此前和太子有所不和,看在宗室及漢武帝情面,頂多令其辭去丞相之位,卻不會有性命危險。
想到這,劉屈氂嘆息一聲。
李廣利接著問道:“丞相此言,甚是有理。那何為不可急躁?”
劉屈氂繼續說道:“不可過急,乃是太子之位由陛下所定,然改變陛下之心意,卻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不可過急。”
李廣利接著問道:“丞相計將安出?”
劉屈氂皺眉道:“此前我曾揣摩,有何法能令陛下廢太子。
其情況有三。
其一乃是太子為求帝位,迫不及待,起事弒父。
然縱然太子有大不敬之舉,究其原因,只為自保。且控制長安後,明明有此能力,卻未行那兇險之事,且在陛下回建章宮後,負荊請罪。
僅此,恐怕日後再有人以父子相殘挑撥陛下,恐怕陛下也定然不信。
其二乃是太子之錯,敗壞道德,天地不容。此舉倒是可以做一些文章。
其三乃是太子死,屆時,陛下不得不換太子。”
說道第三點,劉屈氂目露兇光,不到萬不得已,劉屈氂是不願意遇到第三種情況的。
若是到時候,太子真的死了,即便是令太子死法天衣無縫,漢武帝定然也會懷疑有小人害其性命。
此等有罪推論之下,原本與太子作對之人,恐怕誰也逃不了,劉屈氂也定然不會例外。
貳師將軍也聽到最後,也久久不得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