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種水分子,存在於穀粒的細胞內,與澱粉、蛋白質等親水性物質結合在一起。
因此性質穩定,這種水分子不易散失,也不具有普通水分子的一般性質。
在自己用能量模擬出來的低溫下,溫度低於一25°c時也不結冰,也不能溶解東西,更不參與穀粒內部的各種生化反應。
要剔除這種水分子,需要消耗的能量,比剔除那種遊離不定的水分子所用的能量,要成倍的增加。
自己用物質分解器,分解這種水分子的話,非常的不划算。
而且一般的太陽曬,對穀粒當中這種結合在一起的水分子,好像並沒有什麼影響。
乾燥後的稻穀當中,如果只含有這種結合在一起的水分子的話,穀粒細胞當中的生理活性也低。
既然這麼低的活性,應該在稻穀穀粒的保管當中,會比較穩定,不會因為穀粒的堆積,引起穀粒的發熱,從而發生黴變。
而且把稻穀當中的水分子,分解到只剩下10。5左右的時候,好像再也分解不掉這種結合在一起的水分子了。
遊離不定的水分子,被自己分解乾淨以後。
那種結合在一起的水分子含量,也被自己分解得,只剩下百分之十點五左右!
看著眼前手裡拿著的這顆穀粒,好像跟曬乾了以後的穀粒,根本就沒有什麼不同之處。
兩隻手指捏起這顆穀粒,放進嘴裡用牙齒咬了一下。
“嘣”!
一聲脆響!
聽到這聲脆響,楊萌可是徹底放心了。
只有曬得乾透了的稻穀穀粒,在用牙齒把它們咬斷以後,才能聽到的響聲。
這就代表自己的想法,非常正確。
自己完全就可以直接,分解掉穀粒當中這些遊離不定的水分子。從而使得稻穀穀粒,瞬間乾透。
至於後面的進倉,打米脫殼啥的,根本就不存在問題!
都已經乾透了,還能有什麼問題?
心動不如行動,想到這裡的楊萌,在腦海裡開啟掃描功能,鎖定了曬場上的這些稻穀。在光幕上面,操縱著深度掃描畫面進行放大。
又把分解功能開啟進行設定,鎖定了稻穀穀粒細胞外面的那些遊離不定的水分子。
在設定好了多點操作以後,返回光幕上面,確認了分解操作選項。
說起來麻煩,操作起來就迅捷得多!
從掃描到鎖定再到分解,這一連串的操作,也就用了不到十秒鐘時間。
這也太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