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年8月,聯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這就標誌著這輪擴張性政策完全逆轉。
連續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貸的成本,開始發揮抑制需求,和降溫市場的作用,促發了房價下跌,以及按揭違約風險的大量增加。
其次,它與醜國投資市場、以及全球經濟和投資環境過去一段時期持續積極、樂觀情緒有關。
你也知道,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金融的全球化趨勢加大,全球範圍利率長期下降、醜元貶值、以及資產價格上升,使流動性在全世界範圍內擴張,激發追求高回報、忽視風險的金融品種和投資行為的流行。
作為購買原始貸款人的按揭貸款、並轉手賣給投資者的貸款打包證券化投資品種,次級房貸衍生產品客觀上有著投資回報的空間。
在一個低利率的環境中,它能使投資者獲得較高的回報率,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
醜國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和投資市場的開放性,吸引了不僅來自醜國、而且來自歐亞其他地區的投資者,從而使得需求更加興旺。
面對巨大的投資需求,許多房貸機構降低了貸款條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級房貸產品,這就在客觀上埋下危機的隱患。
事實上,不僅是醜國,包括歐亞、乃至我國在內的全球主要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均參與了醜國次級房貸衍生產品的投資。
金額巨大,使得危機發生後影響波及全球金融系統。
第三、與部分醜國銀行和金融機構違規操作,忽略規範和風險的按揭貸款、證券打包行為有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醜國次級房貸的這一輪繁榮中,部分銀行和金融機構為一己之利,利用房貸證券化可將風險轉移到投資者身上的機會,有意、無意地降低貸款信用門檻,導致銀行、金融和投資市場的系統風險的增大。
在過去幾年,醜國的住房貸款,一度出現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趨勢。
歷史上標準的房貸首付額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現了負首付。
房貸中的專業人員評估,在有的金融機構那裡,也變成了電腦自動化評估,而這種自動化評估的可靠性尚未經過驗證。
有的金融機構,還故意將高風險的按揭貸款,“靜悄悄”地打包到證券化產品中去,向投資者推銷這些有問題的按揭貸款證券。
突出的表現,是在發行按揭證券化產品時,不向投資者披露房主,不僅難以支付的高額可調息按揭付款、而且購房者按揭貸款是零首付的情況。
而評級市場的不透明,和評級機構的利益衝突,又使得這些嚴重的高風險資產,得以順利進入投資市場。
在醜國,有的經濟學家將這些問題定義為說謊人的貸款。而在這些交易中,銀行和金融充當了不傻的傻瓜的角色。
人們可以不付任何定金和頭款、甚至在實際上沒有錢的情況下買房子。
你說他們的這種奇葩做法,到底有多瘋狂,可是這些奇葩瘋狂的下場,就是眼前呈現的模樣。
只不過這次,這口鍋有點大,甩不出去了!就看甩到了誰的手裡面,反正最後的那個人,肯定是要壓趴下的。”
喜歡這個農民要逆天請大家收藏:()這個農民要逆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