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九歲的孩子就學會了自己煮飯吃,自己洗衣服。因為那時候的爺爺還有一份工作,就是在公路段上班,並沒有多餘的時間來照顧自己。
小孩子都是好動的,也是在那一年,退伍回來幾年了的楊春河,把自己的那些應急反應調整過來以後,就盯上了村子裡面的這一些小蘿蔔頭。
有了飯吃,營養基本上就供得上,所以那時候的楊春河,對於村子裡面的這一些小蘿蔔頭的操練,並沒有顯得太突兀。
從小就比別人聰明一點的楊萌,在學習這些武藝的時候,也比別人最先學會。在此期間,楊萌還有一個其它的愛好,就是跟村子裡面那些唱花鼓戲的,還有楊世成學樂器,而且都還學得有模有樣。
從那個時候起,就確定了楊萌在村子裡面的地位。有個聰明的腦袋,加上勤奮好學的韌勁,使得楊萌就成了村子裡面,這一代孩子們的孩子頭。
聰明的腦袋就是好使,小學跳了兩級,一年級跳到了三年級,三年級又跳到了五年級,最後考上了初中,可是好運也就到此為止。
爺爺在公路段的工作被人取代之後,家裡面就陷入的困頓。
沒有了額外的活錢,這個家,爺孫兩個人的日子就過得一天不如一天。
上了初一的楊萌,剛達上十二歲的時候,第二學期,家裡竟然沒有錢送了!八五年的十七塊五毛錢學費,一個大老爺們竟然掏不出來。
所以才有楊家祠村,陪著這個孩子哭了一天的事情。那一曲嗩吶吹得整個楊家祠村的人,簡直肝腸寸斷。
從那以後楊萌就知道,家裡面的錢,不能讓自己的老爺子管束。
但是人小,犟不過大人。
管不到家裡的錢,楊萌只好管自己的錢,挖泥鰍,釣黃鱔。所有一切能夠掙著錢的事情,而自己又能幹得了的事情,楊萌都去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是想讓自己的手裡面多幾塊錢,而不受老爺子的控制。
可是那個時候的泥鰍和黃鱔,真不值錢。忙忙碌碌一年,楊萌清楚的記得,那一年自己存下了九十八塊六毛三分。
可是卻被自己的老爺子,在自己沒有防備之下,竟然把這將近100塊錢,拿出來送到了他的老情人家,給他情人的兒子當學費去了。
回家以後找不著錢的楊萌,在打聽清楚了情況以後,氣得嚎啕大哭。
從此以後,爺孫倆的關係就進入了冰點。整整五個月時間,楊萌愣是沒有喊過一聲嗲嗲。
自從那以後,楊萌家的老爺子,從來就沒有見過自己孫子的錢了。明明知道自己的孫子有錢,但是卻一分錢都找不著。
明著開口要?
可能是拉不下那個老臉,所以這事老爺子還是沒有幹過。
87年是一個拐點,那一年的苧麻價格飛漲,從一塊一斤,飆到了十一塊。
家裡面有一畝多苧麻地的爺孫倆,手頭寬闊了不少,也就是那一年,爺孫倆才沒有了外債,家裡也能吃上一點肉了。
八八年的苧麻行情一落千丈,從最高價十三塊,掉到了兩塊,到後來又恢復到了八七年以前的原價一塊,可是農資卻早就漲了上來,
這一年,爺孫倆不但沒有賺著什麼錢,反倒還欠了一屁股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