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家對環保整頓很嚴,很多的工廠,沙石廠,養豬場,等等,凡事有汙染的都必須停止。
楊翠萍的豬場也必須停下來,好在鄉政府都知道老百姓不容易,也就沒有立馬叫停,只是給老百姓都傳達到位,讓老百姓儘快想辦法搬離遠一點。
這裡養豬戶也很多,不過都規模不大,叫停就只有停下來了。
可楊翠萍才剛開始,而且也發展的起勁,捨不得停下來。
楊翠萍住的後面山上,地方很寬,楊翠萍打算把豬圈蓋在山上,後面山上,楊翠萍非常熟悉,以前奶奶有一塊地邊上有水源,不管什麼時候,那裡有一坑水,從來都沒有幹過,水源一直很好,楊翠萍打算把豬圈蓋在離水源近一點。
楊翠萍找到村上,村支書是宋子陽大爸的兒子,也就是堂哥,楊翠萍把堂嫂叫去南寧,虧了幾萬塊錢,堂嫂一直在問楊翠萍要錢,楊翠萍也還沒有還,本打算等手裡有活動資金了還堂嫂的錢,可養豬剛剛才兩年多時間,現在手裡有幾萬塊錢,還沒還堂嫂,現在又要搬遷豬場,楊翠萍只好叫堂嫂在寬限兩年時間。
說實話,堂嫂雖然是楊翠萍叫去南寧的,但堂嫂的錢楊翠萍也沒有拿一分,再說了楊翠萍自己也虧了十多萬呢,堂嫂可不管你怎樣,反正就是要她的錢,楊翠萍也想到對不起堂嫂,後悔把堂嫂叫去南寧,就打算自己承擔,等有錢了把堂嫂的幾萬塊錢還她,可自己也是受害人,叫堂嫂不要逼她,給她時間,她會還堂嫂錢的,堂嫂也沒辦法,就不在逼她。
楊翠萍找堂哥批土地,自己打算把豬場蓋在後面山上,堂哥說,你們後面那山很大,鄉政府決定政府投資在那山上蓋豬場,規模要擴大,整個山上都要蓋豬場,所以土地不能批給你。
楊翠萍聽了,回去想來想去,自己的豬場沒地方蓋,有些山上地方寬,可沒有水源,現在想放棄又不甘心。
楊翠萍想,那乾脆自己去找鄉政府,不如自己承包山上蓋豬場,楊翠萍就去找鄉政府瞭解山蓋豬場的事情,因以前楊翠萍住的離鄉政府近,鄉政府那些老一般的幹部都認識,加上自己孃家的外甥也在鄉政府任職,楊翠萍瞭解到,政府準備在山上蓋豬場,叫大養場,規模要大,國家補助五十萬塊錢,自己可以貸款五十萬,無利息貸款,分三十年還。
楊翠萍停了這個訊息,心裡有些蠢蠢欲動,但又有些害怕。
楊翠萍就去找孃家二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二哥,二哥在縣地稅局上班,在幾年就退休了,聽了楊翠萍的想法,也非常支援楊翠萍,二哥叫楊翠萍可以去爭取,有什麼困難就找他,他在城裡認識的政府部門的人很多,他去幫楊翠萍找關係。
有二哥的支援楊翠萍就堅定了要把大養場爭取下來。
楊翠萍又回來找鄉政府,把大養場承包給楊翠萍管理。
鄉政府說要開會討論在決定。
楊翠萍每天忙著鄉里縣裡去找關係,準備把大養場的事情承包下來,家裡的豬就叫婆婆照看。
從楊翠萍回來養豬開始,婆婆就幾乎和楊翠萍住在一起,也沒有回宋子陽那裡了,因為房子是以前的老房子,也是婆婆和剛剛辛苦蓋的,楊翠萍打工走之前,婆婆是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的。
婆婆一輩子也想大幹一場,可她自己不會計劃和安排,加上性格強勢,又不停別人的建議,所以,一輩子都是做的多,收的少,所以辛苦了一輩子,也沒做出什麼成績來,楊翠萍打工走了,婆婆一個人在老房子裡也養了幾頭母豬還有雞鴨,土地也做的多,每年都被小偷偷了,雞鴨大白天也給偷走了,油菜籽收回來放在家裡,大白天婆婆在山上幹活,也被小偷偷光了,後來小偷晚上婆婆在家也敢來偷,婆婆一個人又不敢出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被偷走,後來婆婆才不敢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搬到宋子陽一起。
宋子陽又經常喝醉酒,回來了就兇婆婆,有幾次晚上喝醉了回來,婆婆正在吃飯,宋子陽把婆婆的碗給摔了,婆婆也拿他沒辦法,宋子陽經常回來吵鬧婆婆,婆婆個性也強,但婆婆又沒地方去,只好忍氣吞聲住在宋子陽那裡。
楊翠萍離婚走了,婆婆就很想楊翠萍回來,找了很多人勸楊翠萍回來,只要聽說誰和楊翠萍玩的好,就去找人家給楊翠萍打電話,婆婆說,她誰都不認,只認楊翠萍。
楊翠萍剛結婚那時,婆婆對楊翠萍看不順眼,楊翠萍也和婆婆吵過幾次,但楊翠萍講道理,處事公道,村裡人都認為楊翠萍是好媳婦,村裡人也喜歡楊翠萍,楊翠萍和宋子陽離婚了,婆婆捨不得楊翠萍,一直叫楊翠萍回來,婆婆也知道宋子陽性格和脾氣,但又管不了宋子陽。
這次楊翠萍回來了,婆婆特別高興,楊翠萍住在老房子,婆婆也就和楊翠萍住在老房子,婆婆一輩子都想大幹一場,自己沒有幹成,現在看見楊翠萍養了這麼多豬,比楊翠萍還高興,整天幫楊翠萍餵豬,衝豬圈,照看小豬仔,跑的那腿上都帶風,笑的那聲音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