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萍回來後,孃家大哥就不準在出去打工了,說“宋子陽這家搞的那麼好,你在外面也掙不到什麼錢,以後就在家,不準在出去了”
孃家大哥主要是因為兒子出事後,打擊有點大,整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他怕這些親人在外面又出什麼事情。
楊翠萍回來後也就只有在家帶著,宋子陽還是那德行。
宋子陽幹活也是沒有計劃和安排,他做事情也從不和楊翠萍商量,也從不聽楊翠萍的建議,楊翠萍說,明天早上早點去地裡收玉米,因為中午太熱了,早上早點涼快,中午就回來休息,可宋子陽從來不聽她的,也不採納楊翠萍的意見,也不告訴楊翠萍今天要做什麼,有時候到了中午十一點多鐘了,才突然說“走去山上收玉米”楊翠萍說,“這正都中午了,太陽這麼大,才去收玉米,明天早點涼快去收”宋子陽才不管你太陽大不大“快點走,有多曬”
提前也沒說今天要去山上收玉米,現在突然叫去,楊翠萍也沒準備,眼看都中午了也沒煮中午飯,等走到山上肚子已經餓了,那什麼時候又才吃飯呢,宋子陽不聽你說,一個勁的催促,楊翠萍只好換上衣服,和他一起去山上地裡。
中午太陽火辣辣的,曬得頭痛,玉米葉子又割臉,汗水往眼睛裡鑽。
楊翠萍穿上長袖衣服,頭上戴著草帽,背上揹簍就開始掰玉米。
宋子陽把楊翠萍帶到地裡,剛開始他也一起掰玉米,沒有掰多少點,宋子陽就說,他回去拿東西,每次上山幹活,宋子陽都不會一次性把要用的東西帶齊,每次都一會要回去拿這,一會要回去拿那,有時候明明帶的有水,吃的,他也說要回去拿煙,或是啤酒等等,反正宋子陽幹活從來都是沒有正正經經的幹完過,非要跑回去好幾趟 ,經常把楊翠萍一個人扔在地裡。
這天又是這樣,一會跑回去,太陽那麼大,婆婆和公公也忙著煮了飯端上山來,一起幫著掰玉米,宋子卻說他要去史全文家吃飯。
史全文是一個村裡,他家住在山上,離這些地裡很近,聽說宋子陽們上山掰玉米來了,就說他家把飯給煮上,去他家吃飯,楊翠萍說不用麻煩別人了,自己家帶的有飯來,太陽這麼大,既然已經上山了,就要搶著掰玉米。
可宋子陽還是要去史全文家吃飯,楊翠萍不讓他去,他才不聽楊翠萍的,就自己一個人跑去史全文家吃飯去了,楊翠萍就和公公婆婆在地裡掰玉米,楊翠萍心裡就一點生氣,一直就不停的掰玉米,肚子餓了就坐在地邊吃了飯又接著掰,宋子陽卻喝了酒才來 ,倒也沒有喝醉,幾個人一直掰到天黑才掰完一塊地,就用車拉回去時已經天黑的看不見了。
第二天又接著掰另一塊地,還是公公婆婆一起幫忙掰,宋子陽還是一會回去拿這一會回去拿那,實在沒有東西拿了,就一會坐在地邊抽菸,一會又坐坐地邊喝水,反正做事就是拖拖拉拉的,楊翠萍實在看不過了,就發火了,“你要做就好好做,一會回去,一會喝水,一會抽菸,誰不想躲在樹下玩,”宋子陽看見楊翠萍發火了,就說“你幹那點活,算什麼,我隨便怎樣都比你乾的多”“就因為你是男人,幹活手上有力,你就好好幹呀,別人都在忙著幹活,你卻不好好幹”見楊翠萍這樣說,宋子陽才好好乾了一會。
等掰完一塊地,拉回去又天黑了。
把地裡玉米收回來,晚上就坐在撕玉米皮,晚上宋子陽要睡覺,白天撕玉米皮,宋子陽說有貓貓蠅咬人,也是不認真撕玉米皮,公公也來幫忙撕,鄰居有些老人也來幫忙撕。
玉米皮撕完了,楊翠萍就叫宋子陽背到三樓去晾曬,(廠裡搬走後,很多房子背地方政府賣給老百姓住了,宋子陽也買了幾間房子做,有三層樓)宋子陽就磨磨蹭蹭不想背,沒辦法楊翠萍就和他一起背,那段時間楊翠萍在吃藥,楊翠萍就少背點,宋子陽就說楊翠萍沒有她背的多,每次往揹簍裡裝玉米時,宋子陽就要給楊翠萍多裝點,楊翠萍也只好往樓上背。
宋子陽總想不背,但又不好意思不背,總算磨磨蹭蹭把玉米背上樓了,楊翠萍說“也不是很難嘛”
以前幹活宋子陽從來都是這樣,以前割麥子,宋子陽總說楊翠萍沒有他割的多,往家背,他又說楊翠萍沒有他背的多,總是偷偷摸摸的往楊翠萍揹簍裡多裝點。
家裡事情從來不聽楊翠萍的建議,做任何事情都是自己想幹嘛就幹嘛,也從不考慮楊翠萍的感受,經常把楊翠萍帶到地裡幹活,他就到處跑偷懶,他認為他很聰明,算計楊翠萍多幹點。
楊翠萍和他一起往家抬樹,楊翠萍想幫他抬,讓他輕鬆點,誰知他在前面走,也不管楊翠萍在後面,每次抬東西宋子陽也不走好一點的路,不管是巖是坎他一下子就下去了,也不顧及後面楊翠萍能不能走,把楊翠萍在後面帶的跌跌碰碰的 ,
楊翠萍有時也氣這樣的男人,就怕老婆撿便宜了,他吃虧了,在家幹活就怕自己幹多了,在外面幫人幹活,他就怕別人說他幹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