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東方露出魚肚白的時候,大理寺少卿魯直便已走出家門,奔著家宅附近售賣早食的街巷走去。
距離趙都安扳倒周丞已經過去許久。
在當初那件案子中,因被趙都安舉薦而被女帝提拔的魯直,也在短短几個月裡,從大理寺評事,連升幾個品階,成為堂堂少卿。
不過饒是身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魯直的生活卻依舊簡樸,住的還是老宅,依舊喜好步行去衙門,連吃飯的鋪子都是街邊的小店。
“魯先生,您來了?還是老三樣?”
包子鋪內,店老闆看到魯直進來,笑著打招呼。
魯直點頭,許是太冷了,又補了句:
“再熱一角酒。”
說著,就坐在了角落一張桌旁,籠著袖子聽周圍的百姓閒聊——這是他獲取民意的渠道。
這件鋪子早上來的多是販夫走卒,城中底層出了什麼事,這幫人總是訊息最靈通的。
“聽說了麼,昨兒北邊的曹國公回京了,進城的時候綁了一個人,說是直奔宮裡去了。”
“好像是個通緝犯?”
“什麼啊,一個通緝犯至於讓堂堂國公親自抓?我聽說是曹國公有個兒子在軍中……”
這種鋪子乃是底層小店,各種八卦彙集所在。
任何時代的人都最喜歡聽大人物們的花邊新聞。
諸如“宮廷秘史”這類東西,從未斷絕。
皇帝睡了哪個妃子,哪個妃子又偷人,真真假假,卻是百姓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
曹國公兒子玷汙同袍妻子,被反殺後,掩飾真相的故事聽著便一股野史味道。
魯直邊吃便聽,微微皺眉,卻是並沒怎麼在意,覺得又是一些人編撰的謠言。
只是令他有些意外的是,小小的一家店裡,竟然有好幾個客人都在談論這件事。
魯直搖搖頭。
吃完早飯,排出幾枚銅板在桌角摞成一摞,而後掀開擋風的厚實布簾子,來了大理寺。
大早上,衙門尚未“開門”,大理寺內不少官吏也在閒聊官場趣聞,竟也都提起自己聽聞的,關於曹國公的八卦。
不過這些人就謹慎許多,都是以“抨擊”的語氣簡略提及,大概是:
“又有人造謠中傷國公”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