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沈家會不會刺殺使君?”
搖晃的車廂內,漕運總督愣了下,遲疑詢問。
趙都安慵懶地靠在軟墊上,輕聲呢喃說道:“準確來說,是我會不會遭遇刺殺。”
沈家敢不敢殺他?趙都安並不完全確定。
這個皇權不曾下鄉的時代,如非身處其間,很難理解地方“宗族”勢力的強大。
新政的推動,與沈家的利益存在根本上的矛盾,更遑論有“沈二爺”之死橫亙其間。
在趙都安看來,沈家是否動手的最大阻礙,並非他“少保”的身份。
他還記得,許久前,老司監曾與他說起,先帝時期,宮中亦曾有紅透半邊天的太監寵臣出宮採辦,被地方上斬殺的故事。
最大的阻礙,或還在趙都安身邊的諸多強者護衛。
此外,他沒有與寧總督挑明的是:哪怕沈家不動手,靖王府又會消停麼?
靖王府可嫁禍沈家一次,為何不能有第二次?
不過,這些更高層次的鬥爭,於眼前的漕運總督而言,受視野侷限,一時想不到。
“呵呵,也許是我多慮了,”趙都安微笑打破凝重氣氛:“對了,我進城的訊息,如今可曾傳開?”
見他扯開話題,寧總督勉強笑笑:
“建寧府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已知曉了,很早前,地方上就知道陛下將要封禪於洛,得知使君此番奉皇命前來,籌備封禪事宜,何人膽敢怠慢?”
歷朝歷代,封禪皆為極隆重的大事。
女帝封禪,牽動的何止靖王、沈家?
“如今,整個建寧府,乃至於江南兩道,無數人都翹首以盼,想要與大人見面,在封禪典禮中有所貢獻。”寧總督說道。
趙都安想了想,點頭道:
“既如此,也省的一個個見,耽擱時間。勞煩總督安排,今晚我就與建寧府內士紳、鉅富、各衙官員一起見個面吧。也好方便之後籌備典禮排程。”
寧總督答應的乾脆:“好。”
……
一行人返回建寧府,直奔漕運衙門,接下來整個下午,趙都安在衙門中翻看案牘卷宗,瞭解本地新政推進、官員空缺等情況。
於沈家的衝突,則在各方默契的遮掩下,少有人知曉。
臨近傍晚時,寧總督帶回來訊息,說已安排妥當,今晚於“景園”安排一場接風宴,城內各界人士齊聚,既是拜一拜“趙都安”這尊大神,也是試圖在封禪中,謀求個差事。
趙都安欣然點頭,日暮時,帶著一群護衛,與寧總督一同前往景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