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轉眼功夫來到第二日。
趙都安昨日與淮安王會面的訊息,不出預料傳的到處都是,引發無數人關注。
名義上主導此次“開市”的馮舉,馮郎中一大早就來了拙政園,得知趙都安沒起,愣是率領幾名跺跺腳,淮水道震顫的官員,撅著屁股耐心在臥房外頭翹首以盼。
“稍安勿躁。”
起床後的趙都安,望著門外一群殷切期待的官員,撇了撇嘴,主打一個無可奉告。
而接下來幾天,作為整個湖亭焦點人物的趙都安可謂高調至極。
行程排的很滿,開始一個個邀請,或親自去見湖亭城中那些尚處於“搖擺”立場的“中立派”。
儼然一副爭取架勢。
在所有人眼中,趙都安這位監察使目的明確,就是在“湖亭之會”前,儘可能獲取更多的“支援票”。
與之相對的,以靖王為首的“七王”,則一刻不停在暗中施壓。
城中一時間風雨飄搖,兩股勢力明爭暗鬥,令人目不暇接,對幾日後的會議結果愈發看不清。
……
……
轉眼五日後。
靖王下榻的宅院內,一場密會到了尾聲。
房門緊閉的屋子裡,貴氣逼人,儒雅華服,鬢角微白的靖王徐聞手捧青茶盞,聽著桌旁一群人陸續彙報情況。
“王爺,眼下局勢大概便是這般了,那趙都安雖高調奔走,但死咬著半點利益不曾丟擲,那些中立的大族如何願意投靠朝廷?往往都是嘴上說著配合,但我等實際解除下來,都還是抗拒的。”
一名打扮類似管事的中年人認真道。
其餘幾名年紀,打扮相仿的“代理人”也都紛紛附和。
他們每一個,都代表一位王爺,亦是聯絡結網,阻撓開市的主力。
靖王抿了口熱茶,放下茶盞,抬起沉穩威嚴的眸子掃視眾人,道:“淮安王府呢?”
“這……”
眾人面面相覷,不說話了。
“哼!”靖王冷哼一聲,面露不悅,沉聲道:
“你等各為其主,這段時日也算用力。本王本不該管到你們頭上,但湖亭一事,事關我們七家榮辱,你們背後的主子既推舉本王在湖亭臨時主事,有些話,便該說的明白。
你們所爭取的那些中立派,自然重要,但卻非最要緊的,本王已不止一次說過,最緊要的乃是淮安王府的態度!”
一人遲疑道:
“王爺,我等身為下屬不該妄議皇室,但這麼些天過去了,淮安王那邊可是半點口風都不露,咱們也都去拜見了,一個都沒見,唯獨只見了趙都安。”
另一人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