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宋舉人被引領著,離開繁華的街道,走到隔壁一條清冷街巷時,看見了車廂裡慵懶半靠半躺的趙都安。
馬車就安靜地停在石板路上。
擋風的車簾大大掀起來,趙都安手中還在翻看幾冊正陽先生註解的儒家書冊,這會放下書本,露出微笑:
“宋老先生,別來無恙啊。”
在看到這位有“小閻王”之稱的女帝紅人瞬間,年約五旬的宋舉人渾身一顫,心頭那股熱血,一下涼了半截。
就好似隆冬時節,給人剝光了衣衫,兜頭潑下一桶水。
他嘴唇開合,略顯囁嚅道:“趙欽差……”
趙都安一抬手,笑道:
“莫要叫差了,本官回京後,就早不是欽差。唔,我走之後,太倉可好?”
宋舉人這才醒轉,鎮定了下精神,開始講述後續。
倒也沒太多稀奇,趙都安當初離開後,知府孫孝準掌控全域性。
對其他參與銀礦案的犯人逐一審問,並逐步深挖,整個府衙大牢一時間人滿為患。
宋舉人身為涉案人之一,也被孫孝準叫去問了幾次話,雖都全須全尾回來,但宋舉人卻親眼目睹,府城裡好幾家比宋家莊底蘊更深的家族,都給知府打入大牢,抄沒家產。
這給安穩了大半輩子的老舉人造成了極大衝擊。
之後,便是恩師正陽途徑太倉,他前往護送。
稀裡糊塗進了城,也得知了高廉與王楚生的死訊。
“一切安穩就好,”趙都安點了點頭,一副與故人閒話家常的姿態,突地話鋒一轉,道:
“聽聞你追隨正陽先生入京,這是剛從國子監回來?”
宋舉人憑空矮了一截,硬著頭皮點頭:
“恩師入京,作為弟子,理應服其勞……”
他很慌!
雖有“正陽學派”這個身份護持,但見識過趙都安手段的他明白,這位想摁死自己,不費吹灰之力。
“呵呵,不必緊張,”趙都安點破他心思般道:
“正陽先生此來,雖向朝廷下了戰書,但本官雖是武人,卻素來對有學問的讀書人很是尊敬,正陽先生大名,也是如雷貫耳。
本想著親自去拜會,但終歸不便,呵,偶見宋舉人你在這邊,正好,本官讀書有些疑惑,可否請舉人解惑?”
他晃了晃手裡,正陽先生的代表作《六書章句集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