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名單!
宋家莊內宅。
饒是心中已有準備,但當趙都安看到紙上的一個個名字後,仍是心臟微微跳了下!
這箱中的罪證最上層,白紙上,赫然是失蹤的宋提舉調查出的,疑似乃太倉縣令同黨的名單!
每一個名字後頭,都清晰寫著身份,並標記了索引。
即,此人的罪證在底下那一疊文書中的第幾頁。
這分明是銀礦貪腐案的罪犯名錄了……而紙上的十幾人中,排在最上首的,卻是用墨筆圈起來了三個名字:
布政使高廉
按察使劉季
太倉知府孫孝準
三人姓名旁,留有一行字跡,大意為:
王楚生背後的靠山,極可能在此三人之中。
至於具體是誰,或有幾個,按照宋提舉留下的說法,以他的能力,尚不足以查清。
之所以將嫌疑人圈定在三人中,乃是因他調查到,太倉縣令疑似與三人都存在一定的“利益輸送”關係。
“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了……”
趙都安瞳孔收窄,心中嘆息一聲。
在離開京城前,趙都安曾與袁立有過一次交談。
彼時二人商討的結果,便是膽敢染指銀礦,絕非尋常人可為。
王楚生能遮掩許久,不曾敗露,其靠山不在太倉府中,就在臨封道內。
正因存了這層懷疑,他才大費周章,玩了手“暗度陳倉”。
如今,宋提舉提供的名單,則確定了他的猜測……
“所以……事情到現在基本清晰,宋提舉身為礦課提舉司主官,察覺到兼任礦監的縣令王楚生疑似以‘火耗’名義貪墨礦銀,暗中不斷調查,涉及的層次愈發高了。”
“老舉人說,宋提舉曾想將罪證呈送給太倉知府,但後來中止……
是因為他懷疑,知府孫孝準也參與了這起貪腐?又因臨封道的兩個主官也都存在嫌疑……他只能秘密上報京城……”
“緊急上報,是因為意識到,自己的調查可能被察覺……
所以,密信送出後,他被幕後的真正大老虎盯上了,所謂的‘失蹤’,大機率是被滅口?或秘密逮捕……”
“縣令王楚生的‘失蹤’,則是為了短尾求生……”
這一刻,諸多念頭在趙都安腦海中閃爍,他目光閃爍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