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當趙都安抵達修文館時,太陽已經升起老高。
他一點不慌,作為“編外學士”,他給自己的定位,是新政的“顧問”角色。
所以,他甚至抽空先去了趟梨花堂,走了個過場,才趕過來。
暢通無阻進入館內,推開門,就看到偌大的衙門內,已經忙碌了起來。
一名名學士或在處理奏摺,各部的公文,或在細化“黃金三策”。
“趙……學士。”
“趙君,來了?”
“趙大人好。”
學士們紛紛主動打招呼,待遇與昨日上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只不過,大概是仍難以接受,一個武夫成了同僚,不少人用了別的稱呼。
趙都安大人有大量,不與一群讀書人計較。
目光一掃,看到了同樣在屋子裡,佔了一張桌的“女宰相。”
“太師呢?怎麼沒看到他?”
趙都安溜達過去,拽過一張椅子,習慣地坐下。
“……”莫昭容不樂意搭理他,板著臉回答:
“太師領著韓粥外出了,你那三策出來,需要做的事很多……”
簡單解釋了句,又道:
“你來的正好,太師早上說,有個事要你把關。”
“什麼事?”趙都安好奇。
“黃冊庫,”莫愁吐出三個字,解釋道:
“太祖當年締造大虞,為了解天下以各地有多少子民,多少土地,曾用了二十年,將天下百姓記錄在冊,土地亦丈量登冊……
因朝廷稅款,乃是按人丁來收,故而,這黃冊,便關乎徵稅,不可馬虎,要求十年一次修訂。
即所謂,冊成,為四本,一以進戶部,其三則布政司、府、縣各留其一。”
唔……大虞版人口普查……
所以,黃冊庫就是天下最大的檔案室……趙都安思忖著。
而按照莫愁的說法,黃冊庫存在太久。
因徵人丁稅,地方衍生出太多的偽造手段,隱藏人口,篡改內容……
總之,黃冊記錄的資料,已經嚴重錯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