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都安是被董太師安排人送回去的。
在眾人散去後,董太師也乘上自己的馬車,緩緩朝府邸返回。
終歸是沒有修行的凡俗老者,熬了一天,此刻已是疲憊不堪。
但閉著眼睛,想著那黃金三策,董太師卻睡不著。
心底的一股興奮,難以遏制。
忽然,馬車走了一陣後,緩緩減速,外頭的親隨車伕道:
“太師,袁公的車。”
董太師睜開眼睛,抬手掀開窗簾,就看到側方,一輛有著徽記的馬車正朝這邊過來。
很快並排停下。
對面的車窗也掀開,露出了一張模樣清俊,內蘊滄桑的臉孔。
袁立露出笑容:
“太師這麼晚才回府?首日開館,看來學士們獻策不少。”
董太師也回以笑容,只是表情多少沾點複雜:
“你這也是才從都察院回府?莫不是故意堵老頭子我。”
袁立灑然一笑:
“修文館主持新政,滿朝上下,哪個不關注?風吹草動,都是大事。”
倒是坦然承認了。
董太師笑呵呵道:
“你倒是坦誠,不過館內事務,只留在館內,卻是要讓你白跑一趟了。”
袁立毫不意外,他也壓根沒指望,三言兩語獲得情報。
而且,才開館第一日,新政必然還在討論中,最多有個模糊方向,哪有這麼快確定?
所以,嘴上說是來問,實則倒不如說是關心。
“太師的口風,一如既往的嚴實,讓我猜猜,今日怕是首要商討的,還是吏治吧?那韓粥頗為才智,想必大放異彩。”袁立閒聊道。
董太師呵呵,心說你猜的全對,也猜的全錯……
不過按考成法,一旦推行,袁立的都察院權力也會受限,他關心倒也不意外。
“對了,你與那個趙都安打過許多交道,對此人評價如何?”
董太師與他閒聊了幾句,忽然話鋒一轉。
袁立愣了下,他並不知趙都安今日去過修文館,略一思忖,道:
“董太師可是又聽了一些讀書人,對他的抨擊?呵,依我之見,那趙都安卻非外界所說的那般,此子頗有才智,尤其在辦事,與人爭鬥上,極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