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蛋臉,臥蠶眉,神態鬱氣橫生的元妃沒有動。
一雙呆板的眸子,透過面前銅鏡的反射,看著身後那進門後,神態拘謹瑟縮的女婢,忽然道:
“本宮有那般令你畏懼嗎?”
女婢嚇了一跳,險些跪倒,只是垂著頭:
“娘娘恕罪……”
看到對方這副態度,元妃面露自嘲,眼神中更多的還是哀怨。
後宮中,所有人都知道,元貴妃性子不好,時常打罵呵斥下人。
甚至她宮中婢女,不只一個被杖殺過。
以至於,極少有下人願意去元妃宮裡頭,而留下的這些,也養成了畏懼膽怯的脾性。
所謂面由心生,元妃每年的鬱氣,亦是多年心結累積所致.
外人只道元貴妃待下人極為苛刻,是個難伺候的主人。
但當年的她,卻並不是這樣的。
昔年的元茹,也曾是溫良淑德的大家閨秀,以為是受家人寵愛的“公主”。
直到,一紙敕封貴妃的詔書,打碎了元茹的迷夢。
她才知道,往日待她很好的父親,為了家族榮華,竟暗中賄賂大太監王震,將親生女兒送上垂垂老矣的皇帝床頭。
甚至沒有提前透露一絲半點,以至於得知訊息時,已成定局。
那一日,青春正好的元茹心如死灰。
面對在她面前祈求的父母,她終於沒有狠下心來,說出自己早已芳心暗許,有了意中人,只差沒邁出私定終身那一步。
她清楚,一旦她早有情郎的訊息爆出,非但整個元家,都將因欺君之罪,面臨滅頂之災。
心頭的愛人,也將前程盡毀。
於是,元茹在一個初冬,被金色的轎子抬進了深宮,從此,大虞多了個元貴妃。
唯一值得慶幸的,乃是老皇帝年老力衰,娶她更多像是在向外界證明什麼,故而極少臨幸。
元茹也抗拒爭寵,日日夜夜,盼望老皇帝早死。
如此盼了數年,老皇帝真的死了,可她卻仍不得解脫,甚至因女帝登基緣故,貴妃身上的“光環”黯淡無光。
家族再也享受不到她帶來的餘蔭。
此番回家省親,感受再明顯不過,哪怕表面上家中人人恭敬,但實則……也只是維持虛假的體面罷了。
一個沒法親近君王,為家族帶來利益的“貴妃”,也只不過是盆潑出去的水罷了。
“起來吧,”元妃冷笑出聲,“有什麼事,這樣神神秘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