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宅,薛暄平靜吐出這句話後,在場三名“調查員”都愣了下,沒想到她這樣直接,毫無鋪墊。
趙都安饒有興趣審視她:
“你知道我們問的是這個?”
穿著女式儒生袍,黑髮束在腦後,充滿書卷氣的薛暄平靜道:
“民女思來想去,唯一值得各位前來的,也只有我父當年的冤案,塵埃落定的案子,趙大人追問,必是想知道不同的說法。”
她的敘述清晰有條理,哪怕不久前剛被威脅失態,此刻卻已平靜下來。
“看來薛琳當年將你教的不錯。”
趙都安讚歎一聲,不愧是險些嫁入董家的女子。
海棠則好奇道:
“你說,薛少卿當年是被冤死的?”
張晗的面癱臉上也眼睛一亮:
“坐下仔細說來!”
這個答案的資訊量著實巨大,便是趙都安都坐直了幾分。
這條線索果然有東西!
薛暄依言坐下,卻沒有立即講述,而是看向最好說話的海棠:
“民女不知各位知道哪些,又想聽哪些。”
我們想聽案牘中消失的那段……三人心中嘀咕,但卻不好透露。
趙都安搶先說道:
“將你知道的案子過程,完整講述就好。”
“是。”薛暄不敢違抗,略作回憶,似在組織語言,才說道:
“事情最早,是府衙接到的一起,關於百戶官楊安之死的狀紙……”
薛暄前半部分敘述,與趙都安在卷宗中看到的並不太大區別。
起因,都是楊安生前的同僚,聲稱死者被妻子岳氏,夥同妹夫,鄰居郝氏,以及天師府低品神官謀害至死。
區別在於,多了一些細節,比如那個術士的全名,喚作“沈榮”。
案子被府衙審判認定後,送三司覆審,都察院,刑部都透過,但到大理寺時被卡主。
“當時,負責覆審此案的,便是我父薛琳,”薛暄講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