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不知道。”
姚菀總覺得董掖隱瞞了什麼。
衛諺道:“董大人若再不從實說,那董尚書就要變成董囚犯,常住我大理寺了。李相乃是我朝之丞相,突然暴斃,如今民間傳聞紛起,並非小事。陛下要本官速審理此案,還請董大人配合。”
董掖沉默了一會兒,便將那日發生的事說了出來。
那一日,交趾國使者帶著辨惡鐘從城門處浩浩蕩蕩地走了進來,那鐘用一塊黑布蓋著,所有人都伸長了腦袋想要看清,卻連一個角落都沒看到。
“大人,您說辨惡鐘真的能辨善惡嗎嗎?”
董掖嗤笑一聲:“辨惡鐘能辨善惡,那還要刑部作甚?要本官作甚?”
董掖話音落,突然天上便飄下了許多白紙,這白紙很晦氣,百姓們見狀便立即四處逃散。
董掖走了過去,撿起地上的白紙,便發現那些白紙並非白紙,而是寫了字的。
“那上面寫得都是刑部大牢裡死刑犯的名字,有的用紅色的墨寫著,畫著巨大的叉,有的則是用黑筆寫著。”董掖道,“後來,我令人從刑部大牢裡帶了一些死刑犯出來,裡面有些人的名字是用紅色的墨寫的,有些是用黑色的墨寫的,這兩類人帶到辨惡鐘前,紅色墨寫得全部被生生嚇死,而黑色墨寫得安然無恙。”
“本官重新翻查了這些活下來的人的案宗,便發現其中有可疑之處。本官對他們的案件進行重新審理,然後竟發現這些人都是無辜的。”
“無數個夜裡,我一直問自己一個問題,辨惡鐘真的能辨惡嗎?”
姚菀聽得目瞪口呆,流傳於外面的版本簡化了許多,真相比傳聞更加恐怖。若是辨惡鐘真能辨惡,那便是關乎鬼神了。
董掖其實已經動搖了。
經刑部判處的冤假錯案,辨惡鐘竟然能分辨出來,這種事情仔細想想,便覺得十分恐怖。
辨惡鐘真的能辨惡,那還要刑部作甚?
諸如董掖、衛諺這種,他們斷獄無數,心中的信仰便是憑著證據與推理斷案,而這種信仰突然崩塌,對於斷獄之人是十分可怕的。
姚菀幾乎可以理解董掖為何要與李相打這個賭了。
李相的善人名聲,是整個長安城都知道的。李相為相十載,一心為國為民,從未做過什麼以權謀私之事,待百姓如親人,路上見著人都面帶三分笑意。
這樣的人必定是不懼辨惡鐘的。
這樣的人,卻死於辨惡鐘前。
董掖先是狂喜,覺得之前的都是巧合,辨惡鐘辨惡乃是一派胡言。
然而,再深思,董掖突然更為惶恐不安了。
若是辨惡鐘辨惡是真的呢?李相這般善人心中或許也藏著一隻猛獸……無數雙眼睛都看不出來,辨惡鐘卻看出來了。
這便是董掖急迫地想要追查李相之死的原因。
他想要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