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妹和母親去了一趟華陰縣探親,回來時就給他添了一個妹夫。
衛諺一口老血卡了很久,早就將何覃的過往調查了一個遍,一個書生,寄人籬下,還有個青梅竹馬,雖未定親,卻是鄰裡公認的一對。
衛諺對這結果自然不滿意,奈何妹妹鐵了心。
衛諺沒想到何覃的青梅竹馬竟是姚菀。
呵,還真是巧。
想到此處,衛諺便覺得一股氣在心中翻江倒海。
也不知那何覃到底有何本事,竟讓那村姑從華陰縣追到長安城。
衛諺心中愈發不爽。
衛嬰寧看著阿兄臉色陰晴不定、變了幾變,突然起身,轉身離去。
衛嬰寧摩挲著自己的下巴,太反常,有妖。
姚菀只收到一個口信,那口信是趙阿牛送來的。
她本來沒覺得什麼奇怪的,衛諺答應讓她和何覃見一面,如今送來了何覃的住址,自是幫了她的忙。
趙阿牛卻並未離去。
那是一張與何覃十分相似的臉。
“大人似乎有些生氣。”趙阿牛留下這句話才離去。
姚菀自是一頭霧水。
趙阿牛為何要說這句話?衛諺生氣又與她何幹?
想不通,便不想。
何覃住在東街口,距離她住的地方隔了十幾個坊市,長安城太大了,若非衛諺告知,她不知何時才能找到何覃。
當日下午,姚菀頂著烈日,穿過十幾個坊市,走到了何覃的住處。
門緊閉著,無人,姚菀便坐在他門口的臺階上,雙手撐著下巴,等著。
等待的時間格外難熬,姚菀不免胡思亂想起來。她知道何覃其實並未同她阿兄說的那般,是個吃軟飯的,只會寫一些酸腐詩,其實何覃是有野心的。何覃寫的那些詩,她雖看不太懂,讀著卻覺得有一股氣勢在其中。何覃時常盯著長安城的方向看著,那種眼神,姚菀也看不懂。
她七歲那一年就撿到了何覃,那時的何覃只比她大一歲。但是,姚菀總覺得他是魚遊淺灘,終有一日會歸於大海的。
而她卻幫不了他什麼,她只會努力賺錢養家,讓他安心準備科考。如今,他來了長安城,而臨安縣主,身份顯赫,自會給他添助力。
過往行人見那小姑娘坐在臺階上,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都覺得有些可憐。姚菀身上的衣服雖無半分破,但是款式放在長安城來太老舊了,甚至不如街上的乞丐。有幾位好心的甚至往她面前扔了好幾個銅錢。
姚菀再回神時,身前已經多了十幾枚銅錢。
什麼嗟來之食,什麼士不可辱,姚菀不會和錢過不去。她彎下腰,將地上的銅錢一枚一枚的撿起來,撿了幾枚,便看到面前出現了一雙腳。
姚菀吸了吸鼻子,繞過了那雙腳,將剩下的銅板也撿完了。她蹲在那裡,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