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
自己是法家之人,律法無情的道理他比誰都清楚。
以韓非之大才,這些問題想必其不會不明白。只是,動了貴族的利益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誰也不知道。
“可能自己以後再無接觸韓國權力核心的可能?甚至死於非命也不是不可能。”這些可能在韓非心頭縈繞。
那位使秦國強大起來的“商君”的前車之鑑還是歷歷在目,就由於觸犯了貴族的利益最終卻是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便將那位將秦國推上頂峰的不世能臣殺害。
法家之人,已富國強兵為己任,但法的貫徹總會得罪諸多貴族,危險與盛名並存。
......
如今,七國都是家天下,由依靠血緣為紐帶建立起來的宗法制為基礎而建立起來。
而七國王族與貴族分配了國家的絕大部分權力,權力的分配乃是赤裸裸的不公。
且在多年的愚民政策潛移默化之下,普通民眾是完全不可能嚐到權力那蝕骨銷魂的滋味的。
孔子曾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子也曾言: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就連秦國“商君”商鞅也是主張愚民之舉。
而愚民之舉,不利於啟民智,不利於人才的培養。但卻是極大的維護了各國統治者的統治。
權集中在統治者手中,民又無力無想法反抗。
愚民政策還有一點便是,使得權力極大的掌握在了極少數的王族與貴族的手中,普通民眾根本就無機會,更無能力掌管權力。
那齊魯之地,桑海之濱的儒家小聖賢莊,其中弟子那個不是貴族?
韓非、還有如今並未前往儒家的張良,那個不是貴族弟子!
如今,能習六藝,知禮節的那個能是普通人。
權力的誘惑,誰能抵擋?世人為“權”、“財”二字有多少人為之甘願赴死。